English

“一帶一路”高端人文對話呼籲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精神紐帶

2018年06月15日 08:2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 肖欣)“一帶一路”高端人文對話14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多國代表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人文領域的交往合作將打造“相互欣賞、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合作氛圍和格局,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精神紐帶。

  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聯合主辦,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絲綢之路研究院、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等四家機構聯合承辦。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十余個國家的200多名專家、政府官員、企業家代表、駐華使節與會,圍繞文明的包容與互鑒、民間外交與民心相通、國家形象與社會輿論、人文領域熱點問題四個主題展開對話。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局長王鐳介紹説,目前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建立起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人文交流合作機制,各類文化年、旅遊年、藝術節、體育賽事、青年交流、智庫對話等精采紛呈。他指出,人文社會研究是人文合作的重要內容,深入開展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交流有利於各國之間互學、互鑒,實現互利共贏。

  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通過俄中之間在體育、文藝、教育、智庫、媒體等多領域交往的經驗指出,人文合作的主要基礎是兩國人民之間的信任。他表示,相信域內人文交往的“地理跨度”將隨著時間有更多拓展,也將與“一帶一路”倡議有機結合。

  哈薩克駐華大使沙赫拉特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哈中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迅速增加,未來還應重視人文領域的交流,讓彼此了解對方的歷史和文化。他指出,“人文相親應作為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友誼基礎。”

  亞美尼亞駐華大使馬納薩良表示,亞美尼亞對“一帶一路”倡議表示極大支援,並將其看作是多元化、全球化的倡議,不僅包括經濟建設,還在人文等各層面鞏固各國間的協作。馬納薩良舉例説,隨著“一帶一路”共建中教育項目的推進,“現在,在亞美尼亞年輕一代懂漢語已經不是非常罕見的事情了。”他強調説,推進人文領域對話與合作,將幫助不同文化與文明間相互理解和信任。

  亞塞拜然駐華大使阿克拉姆認為,“一帶一路”高端人文對話具有鮮明的實際意義。他指出,世界正走向一體化,面臨著很多複雜的問題,“一帶一路”倡議預見到需要通過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合作來應對挑戰,實現互利共贏。同時,“一帶一路”倡議也為不同形式的人文合作創建了新的基礎和平臺。“如果我們真正深入研究‘一帶一路’倡議,就能夠清晰地看到,‘一帶一路’是人與人心心相通的道路,是人們走向命運共同體的道路”,他説,亞塞拜然在最高層面對“一帶一路”倡議表示支援,希望積極和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倡議發展人文交流合作。

  與會代表普遍指出,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地區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進的程度空前加深,未來需繼續深化民眾間心與心的溝通,讓國與國之間的友好關係更加持久和具有韌性,讓“命運共同體”意識愈加深入人心。他們還就各領域人文合作提出具體建議。(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