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唱響原生民歌傳承非遺血脈

2018年06月07日 09:39:00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唱響原生民歌傳承非遺血脈

  前不久,“廣西民歌會”總決選及系列活動在廣西民族博物館舉行,來自廣西各地的優秀民歌手齊聚一堂,同唱本土民歌,共展民歌魅力。

  “廣西民歌會”承自廣西品牌活動“暢享民歌”。從2010年開始,廣西民族博物館通過持續舉辦“暢享民歌”活動,廣泛收集、展示原汁原味的廣西原生民歌,給各族民歌一個同場展示、交流、創造的舞臺,使一些瀕臨失傳的古老民歌在文化繁榮發展的新時代重新煥發出蓬勃生命力。

  八桂大地又飛歌

  廣西素有“歌海”之稱,世居於此的各族人民無事不歌、隨心而唱,孕育出豐富而獨特的原生民歌文化。據不完全統計,廣西民歌涵蓋12個民族、2000多個歌種和唱腔,是一座極為豐厚的非物質文化富礦。民歌承載著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記憶,是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民歌賴以生存的環境也發生急劇變化,許多珍貴的原生民歌缺乏年輕一輩的喜愛和傳承,只能隨著老一輩的離去而急速消亡。”廣西民族博物館館長王頠憂心忡忡地説。

  為了讓古老的優秀民歌文化不斷流,從2010年開始,廣西民族博物館推出“暢享民歌”活動,通過選秀而不以選秀為目的,收集、展示原汁原味的廣西原生民歌,給各族民歌一個同場交流創新的舞臺,延續民歌的“血脈”。

  “暢享民歌”活動深受各界民歌愛好者熱捧。活動迄今已連續舉辦5屆,吸引了1.3萬人次參賽,囊括近100廣西原生民歌歌種及一些優秀的民歌改編、新創作品,初步建立起廣西民歌數據庫。

  去年起,“暢享民歌”改版為“廣西民歌會”,在原有成功經驗基礎上融入多方力量,講述歌者的傳歌之路,解讀民歌的文化內涵,讓廣西民歌非遺血脈代代相傳。

  打破圍墻入民間

  “山歌都是心中出,哪用船裝水載來。”廣西民族博物館黨總支書記梁志敏介紹説,博物館收藏有豐富的廣西民歌文化相關文物史料,但最豐富最鮮活的民歌文化蘊藏在民間的田園山野中。“暢享民歌”活動旨在突破博物館圍墻的束縛,讓所有原生態民歌同臺獻唱、同煥光彩。

  “暢享民歌”活動採取民歌選拔賽模式,與近年來時興的“聲音選秀”形式相近卻有著本質不同——不一味看重歌手的嗓音、表演,甚至不那麼契合大眾的普遍喜好,“越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民歌,越備受青睞”。

  崇左市龍州縣天琴藝術傳承中心的壯族歌手羅鳳梅自小在壯族村落長大,會彈壯族特色樂器天琴,會唱壯族金銀調等地道民歌。羅鳳梅的演唱得到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但在多數人聽來,她唱的曲調並不朗朗上口,純壯語演唱更是“難倒”了不少觀眾。但如果仔細聆聽,可以聽出她獨特的唱腔和歌聲中許多不斷變化的微妙轉音,而這正是廣西民歌的特點和精髓。2016年,通過“暢享民歌”推薦,羅鳳梅和搭檔組成的“雙鳳朝陽組合”亮相第四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博覽會民歌大賽決賽,在全國舞臺上唱出了“最廣西”的聲音。

  正是秉持為原生民歌“發聲”的初心,“暢享民歌”活動自舉辦以來,賽制、規則不斷調整優化。2012年,“暢享民歌”在南寧之外增設了三江、宜州等3個分賽區,2015年又增至5個賽區,涵蓋柳州三江、百色隆林等少數民族聚居、民歌資源豐富的地區。為盡可能多輻射邊遠山區,便於更多隱于山野的農民歌手登上舞臺,分賽區多設置在縣一級,將農民參賽的成本降到最低。

  便利的比賽,使得越來越多的民間“好聲音”慕名而來。2012年,“暢享民歌”的舞臺迎來了三江侗族自治縣的幾位賣菜大媽。她們以自己居住的“坡尾寨”為組合名稱,演唱當地瀕臨失傳的《六甲歌》,從海選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賽,最終獲得二等獎。

  “暢享民歌”舞臺上,令人驚艷的“草根”民歌手不勝枚舉。隆林各族自治縣素苗姑娘龍亞腰,自小生活在深山裏,沒上過學,卻在跟著爺爺上山勞作的過程中學會了最正宗的素苗山歌。她的歌聲雖然在十里八鄉小有名氣,卻從來沒有機會走出大山。

  2015年“暢享民歌”隆林分賽區,在當地文化站的推薦下,龍亞腰坐著丈夫開的摩托車趕了80多公里山路,終於站上了“暢享民歌”的舞臺。這個安靜的姑娘穿著自己親手縫製的嫁衣,一路唱到總決賽,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歌星”。

  星星之火正燎原

  經過7年的努力,“暢享民歌”活動贏得越來越大的社會關注度,活動品牌逐漸形成,在廣西及周邊地區熱愛民歌的民眾中樹立了良好口碑。

  2013年,一位從貴州趕來參賽的彝族小夥演唱的彝族原生民歌,風格獨具,給評委和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來自年青一代的傳承力量——平果二小嘹歌隊和三江和裏小學侗族大歌隊。他們參加過多屆比賽,每一次參賽,小朋友們都在老師的帶領下跋山涉水、長途奔波,但舟車勞頓並沒有澆滅他們的參賽熱情,帶隊老師們更是一致表態:再困難也要讓孩子們把民歌唱下去。

  令人欣慰的是,“暢享民歌”促使各地文化行政部門、學校開始重視當地民歌的傳承工作。2012年,隆林壯族歌手梁桂花以一曲壯族原生情歌《離別曲》獲得非專業組二等獎。回到她工作的隆林民族實驗小學後,梁桂花在上課之餘也教授學生唱傳統民歌,並時常組隊參加表演和比賽。隆林縣民委也定期開展了“民歌進校園”活動。“雖然只是很小的改變,但足以令人期待:民歌,終有一天會回歸人們的生活。”梁桂花説。

  “暢享民歌”改版為“廣西民歌會”後,在原有基礎上融入多方力量,以“傳承”為思路,通過篩選、培訓、展示等形式,將最原汁原味的廣西民歌與電視傳媒、現代舞臺表現形式相結合,最終以老、中、青結合,草根民歌手與專業表演藝術家合作的方式,呈現一場民歌會演,最大程度地激發社會大眾的共鳴。

  活動嘗試改變以比賽為核心的模式,聚焦民歌傳承的實踐者——民歌手本身,為他們提供學習提升的機會,創新設置了“民歌薪傳社”,邀請知名民族音樂教育家、歌手和音樂人前來教學,力求從民歌傳承、創新發展的角度給選手們一些新的經驗和思考。

  “將傳統與現代結合,這可能是探尋傳統民歌現代發展的必由之路。”王頠説,“為民歌注入活力,讓收藏于博物館的具有藝術生命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走出展廳,由冷冰冰的遺産、文物變為熱騰騰、活生生的民間藝術,在百姓的暢享中生根、開花、結果……這是我們博物館人在新時代的一項新使命。”

  (本報記者 周仕興)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