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白先勇崑曲新作《義俠記》北大首演

2018年04月12日 15:06: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記者劉歡)臺灣著名作家白先勇擔任總製作、蘇州昆劇院主演的新版《義俠記》11日晚在北大百週年紀念講堂首演。六場戲、兩個半小時的演出,讓現場觀眾過足眼癮、大飽耳福。

  崑曲,也叫昆劇、昆腔,發源於蘇州昆山一帶,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戲曲形式之一,有“百戲之母”之稱。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名錄。

  白先勇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籌備兩年的新版《義俠記》,重新講述潘金蓮、武松、武大郎及西門慶的故事。編劇用比較現代的眼光,從人性的角度去看待潘金蓮這個爭議人物。“這個角色多姿多彩,能夠引起我們的畏懼與憐憫。”

  白先勇説,與青春版《牡丹亭》相比,《義俠記》走的是“民俗風”,舞美風格往民間、民俗方向靠。劇中人物的服飾,下了一番功夫設計,非常精美。

  演出開始前,臺灣臺達集團邀請白先勇親自導聆,運用臺達研發、全球領先的8K高階投影機,以420寸超大畫面細膩呈現新版《義俠記》精彩劇照。

  臺達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説,這是科技和藝術的交流,古典昆劇美學、攝影及先進科技完美融合,帶來了新的視覺饗宴。

  白先勇説,傳統跟現代的結合,知易行難。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表演藝術一定會受到科技的影響。“我尊重古典,但不因循;利用現代,但不濫用。”

  白先勇是當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包括短篇小説集《寂寞的十七歲》、《臺北人》、《紐約客》,長篇小説《孽子》。近年來,他一直致力崑曲的傳承。他組織改編的崑曲名劇青春版《牡丹亭》巡演海內外,廣受歡迎。

  白先勇説,一種表演藝術,如果沒有青年觀眾的參與,就不會有輝煌的前途。青春版《牡丹亭》從2005年在北京大學開始啟動校園巡迴演出,幾年間,在海內外30多所著名大學巡演,甚至遠到美國加州大學演出,每到一處即受到成千上萬的學生熱烈追捧,場場爆滿。

  10日晚,校園傳承版《牡丹亭》在北大百週年紀念講堂上演,所有演員及演奏員均為北京市在校大學生,非專業出身。

  白先勇在觀看演出後感嘆道:“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首次進北大演出,當時北京的大學生很多從未接觸過崑曲。而今他們居然能夠組團演出,而且是兩個鐘頭全本《牡丹亭》,整場演出有模有樣、有聲有色,這就是我們十幾年來‘崑曲進校園’的成果。”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