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內蒙古80後設計師:用“蒙古包”展現民族文化

2018年04月03日 10:0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呼和浩特3月31日電 題:內蒙古80後設計師:用“蒙古包”展現民族文化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看上去瘦弱的李東星一旦談到他在義大利求學的往事時,總會不由自主地爽朗大笑。笑聲過後,他就會講一個關於“蒙古包”的故事。

  作為設計師,眼下他最驕傲的作品是2015年他成功完成了中蒙博覽會暨內蒙古自治區70週年大慶會場呼和塔拉會議中心,及內蒙古自治區70週年大慶內蒙古博物院《天驕蒙古館》的設計任務。

  而他所設計的作品均有一個明顯的主題——“蒙古包”,用他現在的話説,“帶有傳統與現代的蒙古包,讓世界各地的民眾都能接受的設計作品。”

  或許正是源於獨特的“蒙古包”情結,在他的辦公室內,與“蒙古包”相關的圖案幾乎抬眼就能看到。這位80後的設計師坦言,研讀與“蒙古包”相關的圖書、設計作品已成為自己生活中最重要一環。

  這位出生在內蒙古大草原的設計師,打小就對草原、蒙古包充滿深深的情感,他回憶説,在他從事設計工作早期,設計“蒙古包”成為他最重要的精神圖騰,然而真正讓他下定決心以設計“蒙古包”為核心競爭力則是源於在義大利的學習。

  時光閃回至2012年,彼時在內蒙古設計界已頗有名氣的李東星,在為一家高檔酒店進行設計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盲點”,於是他決定回爐再造。他選擇了由清華—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聯合主辦為期兩年的進修班。

  迄今讓李東星仍難以忘記的場景是在義大利學習時老師和他説的一番話。“老師向前來聽課的學生詢問設計作品以及奢侈品時,竟然對我説的蒙古包産生了興趣。”“那堂課幾乎成了關於蒙古包的專場。”

  “希望有一天能在義大利國際大展上看到你的作品。”李東星稱,義大利老師的鼓勵,也加速了他開啟蒙古包設計之旅,他開始在借鑒西方藝術並進行了跨文化的嘗試。

  “設計蒙古包作品並不簡單,他不僅需要對蒙古族歷史了解,還要對時尚文化有認知,需要在過去與未來串起一條線。”李東星告訴記者,從義大利回來後,他為了更好地進行更高層次的蒙古包設計,不僅在中國蒙古族聚居區找靈感,還專門到蒙古國、印度、迪拜等找尋與此相關聯的實物、圖案、畫冊,來拓展自己的思維。

  李東星的功夫沒有白下,他在2015年通過設計實力拿到了中蒙博覽會暨內蒙古自治區70週年大慶會場呼和塔拉會議中心及內蒙古自治區70週年大慶內蒙古博物院《天驕蒙古館》的設計任務。

  “在我設計的蒙古包群落中,最獨特之處在設計理念是從‘蒙古人的一天’展開。敢於大膽採用蒙古民族細密畫創新書法作品設計,到入門廳到大帳內部、衛生間等功能空間,從而營造有文化故事、有生命、有歷史過程。”李東星如是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李東星就是靠上述作品獲得了中國與義大利共同主辦的一次設計大賽,斬獲了“義大利國際建築生態獎”。

  在李東星看來,在義大利的學習為他打開了通往世界的一扇窗戶,儘管在他的辦公室獲獎證書林立,他也被各種機構評為傑出中青年室內建築師、建築裝飾高級工程師、十大最具原創設計師等殊榮,但他內心深處仍然期盼有一天用“蒙古包”作品進軍國際市場,。

  李東星認為,通過蒙古包或者帶有蒙古族元素的設計作品進軍國際市場,不僅能夠向世界傳遞中國設計的韻味和民族文化的魅力,還能讓更多的外國朋友愛上中國民族文化。(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