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千年古鎮問安:鄉土文化發“新芽”

2018年04月03日 10:0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宜昌3月31日電 (記者 郭曉瑩)今年75歲的楊和春,左手抱楠管于胸前,右手三四指輕擊鼓面。一曲親切風趣的《鄉村振興奔小康》,引來觀眾笑聲連連。

  3月30日,第八屆湖北枝江·問安關廟山鄉土文化節開幕,楊和春受邀為遊客表演枝江楠管。

  枝江楠管源於清末,2007年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楊和春是枝江楠管的第四代傳承人,被稱為“楠管先生”。

  “問安”地名來自三國時期。傳説劉備兵敗于南陽新野,義弟關羽千里單騎護送皇嫂“甘”“糜”夫人來到這個原本名為“萬安寺”的地方。關羽每半個月都來向兩位夫人問安。後人為紀念關羽的忠心,便把重修的“萬安寺”改名為“問安寺”。

  楊和春介紹,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讓問安鎮成為枝江楠管的“素材庫”,傳統枝江楠管的唱詞多取材于當地傳奇故事、寓言笑話,語言詼諧幽默,深受百姓喜愛,但流傳並不廣泛,也一度面臨傳承危機。

  近年來,問安鎮圍繞旅遊産業發展,推動傳統農業種植向現代觀光農業的轉變。

  已經連續舉辦八屆的枝江·問安關廟山鄉土文化節以6000年大溪文化為依託,以古荊楚文化為內涵,打造集休閒娛樂、踏春賞花、文化探尋、農耕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項目。“枝江花牌”、泥倉子節等散發著濃濃的“鄉土味”的活動,讓問安鎮鄉村旅遊人氣高漲,也讓傳統鄉土文化發出“新芽”。

  對於家鄉的變化,楊和春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筆耕不輟,汲取時代賦予的新意,把土地承包延期、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農民關注的政策通過楠管表演呈現出來。

  如今,年過七旬的楊和春仍活躍在鄉村大舞臺上,他希望更多的人通過楠管認識中國的鄉土文化。(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