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探究情緒與疾病關係 《心轉病移》喚醒身體自愈潛能

2018年04月02日 15:00:00來源:大眾網

  讀《心轉病移》,喚醒身體自愈潛能

  近期,包豐源老師研究11年的情緒與疾病對應關係的力作《心轉病移》由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發行,回饋廣大讀者的熱切期待。

  近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GDP總量早已達到世界第二,物質條件獲得了極大提升。但同時不容忽視的是,我國的患病人數每年也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2016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發佈:2016年度中醫健康指數60.9分。影響健康因素中第一位的就是情志:經常感到焦慮情緒的人群中,41.4%處於疾病狀況;沒有焦慮情緒的人,只有4.1%處於疾病狀況。焦慮情緒最容易導致肝氣鬱結,使肝臟功能失調。其中,高收入和高學歷的雙高人群、一二線城市的女性、居民精神壓力更大。

  中醫自《黃帝內經》起就將人體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研究精、氣、神對臟腑器官的作用,追求身心合一的境界。《素問·舉痛論》有言,“百病皆生於氣”,過喜傷心,過怒傷肝……情緒對身體的每一次攻擊,都會留下烙印,對身體中“氣”的運轉産生影響,或者聚集或者衝撞,最後堵塞不通,産生各種病變。現代醫學、心理學也不乏情緒影響人的內分泌系統,進而造成免疫力低下或者器官功能下降的論述。

  《心轉病移》一書作者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西醫和心理學關於情緒對疾病的影響和作用論述,從情緒致病機理入手總結出:人的思想變化會産生情緒,情緒會形成細胞記憶同時導引氣血産生定向與定位性反應,形成身體對應器官規律性變化和身體中的能量淤堵,造成免疫力下降,人的身體就會出現疾病或者加劇病情。並詳盡闡述了情緒與疾病的對應關係。通過追溯不同情緒産生的源頭“種子”,分析其在心智運作過程中的規律,精準解讀不同情緒形成的疾病因素,以發展創新出釋放情緒的“喚醒法”、疏導能量淤堵點等療愈方法,化解致病情緒,喚醒身體自愈潛能,幫助人們重新獲得健康與富足的人生。

  書中全面總結了部分疾病背後的情緒因素,對糖尿病、高血壓、頸椎病、子宮肌瘤、心臟病等數十種常見慢性病和惡性病均有詳細論述,結合大量生動調理疏導的案例,方便讀者理解各種疾病背後的情緒原因。

  更重要的是,本書闡述了化解疾病背後的情緒因素的科學方法。每一個情緒的背後都連接著過往的類似經歷。在成長、受教育與社會化的進程中,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無意中受到的外界傷害、做了無法面後悔的事情等,導致恐懼、憎恨、憤怒、悲傷、失落、怨恨、內疚、害怕、自責等情緒存儲在心智中。如果不能通過有效的方法進行化解,這些曾經發生過的情緒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會一直留存在我們的生命中,並且會讓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地重復這些帶有情緒的經歷,加重身體的負擔,降低免疫力,直接影響身體健康程度。

  包豐源老師在其十餘年研究中,經過大量案例實踐,總結出了數十種疾病背後的情緒因素和清理情緒成因的科學方法。可以説,本書是情緒與疾病關係研究領域的集大成者,是對中醫學發展的重要貢獻,是大健康領域的又一推動力量。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