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民日報:網路文藝評論重"網感"更要重"美感"

2018年03月23日 13:07: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如果重“網感”輕“美感”甚至以“網感”取消“美感”,評論就會陷入以點擊率論成敗、以市場份額論英雄、以“點讚”“吐槽”論優劣、以“打賞”論價值的誤區

  剛剛過去的2017年,被視為網路文藝回歸理性、走向規範的分水嶺。如果説此前網路文藝的發展態勢是“網路”裹挾著“文藝”狂飆突進,今年開始網路文藝將進入“文藝”再塑“網路”精耕細作的新階段。與此相對的是,網路文藝評論卻稍顯遜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創作者和評論者普遍更關注、重視“網感”——這一文化産品在網路空間生産、傳播和接受時表現出來的特性。“網感”是網路文藝與“網生代”心理共振的重要來源。從這個意義上説,只有準確捕捉,才能對網路文藝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判和分析。但是,在當下的網路文藝生産創作中,“網感”有時卻被等同於“顏值”“惡搞”“炒作”“突破尺度”“吸引眼球”“流量擔當”等,如果重“網感”輕“美感”甚至以“網感”取消“美感”,評論就會陷入以點擊率論成敗、以市場份額論英雄、以“點讚”“吐槽”論優劣、以“打賞”論價值的誤區。有些文藝作品在創作中,為了取悅網友硬性增加“網感”,結果卻事倍功半。比如,熱播劇《人民的名義》主創者原以為英俊的“侯亮平”會受到追捧,不成想在網上瘋狂“圈粉”的卻是“顏值不高”但演技過硬的“達康書記”,這些看似違背“網感”規律,實際上已經表達出網路文藝語境下的美學新動向。

  文藝的永恒追求是真善美。人們希望從文藝中獲得美的享受,從而提升修養、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無論科技如何發展,美感都是衡量文藝作品極為重要的尺度,也是文藝評價應秉持的基本標準。因此,網路文藝評論僅重視“網感”不夠,還應捕捉併發掘“美感”,探究“網感”和“美感”相互作用的機制,勾勒從“網感”到“美感”的路徑。另外,作為網路文藝的新興類別,網路遊戲又被稱為“第九種藝術”,我國的網遊發展走在世界前列,也積累了龐大的數據和豐富的案例,人們可以輕易檢索到網路遊戲的用戶規模或市場銷售,卻很少能讀到從美學、藝術學等視角出發的深入評析。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創作方面看,網路文藝作為最新的藝術門類,從業群體的整體藝術訓練有待加強,美學素養有待提升,在網路文藝創作生産中自覺注入美的追求的意識和能力都需要提高。從評論方面看,網路文藝給人們帶來的藝術體驗需要時間的沉澱和篩選,才能獲得審美經驗,這也需要新的概念工具作出恰當的理論概括。從行業管理方面看,網路文藝的行業標準有待完善,特別是如何在構築網路文藝新美學的基礎上,把符合網路文藝特性的美學規範納入行業標準,還遠未破題。幾年前,《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已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網路文藝”,網路文藝正在迎來新的發展契機。而網路文藝越深入發展,就越需要評論發揮引導、闡發和校正作用,關注和發掘網路文藝的“美感”也就越成為文藝評論家面臨的重要而急迫的課題。回顧文藝及文藝評論走過的歷程,每當一種新興藝術走向成熟,其從業群體漸趨壯大,總會伴隨著文藝評論家的群體“分裂”和新生。當年電影批評擺脫“文學式評論”爭論和“影評人”共同體的群體自覺,都是很好的例證。網路文藝評論已經走到類似的關口,而網路文藝評論家這一新“身份”的真正確立,除了對“網感”捕捉之外,更重要的還在於把握網路文藝的“美感”,或者説提煉網路文藝帶給人的獨特審美體驗,並作學理化闡發。

  網路文藝的縱深發展,不但進一步顯露出與傳統文藝的差別,而且按照自己的邏輯發生著內部細分,新的藝術樣態也不斷涌現,這使其複雜性大大加強。與此相應的則是網路文藝“美感”的動態變化。古人以徐徐打開方式欣賞“手卷”所獲得的美感與今人在美術館裏一覽無餘地欣賞一幅“手卷”是不一樣的,在視頻網站或數字博物館欣賞、消費、品評藝術獲得的美感與在電影院裏、電視機前或博物館中也是不一樣的,“進入”網路遊戲所營造的互動空間得到的感受,與坐在電腦螢幕前觀看影視作品更是有很大差別。

  因此,一個熟諳傳統意義上的美學或藝術理論評論家,面對網路文藝大家族特別是其新生代成員時,理論手段和概念工具的缺失就會清晰地凸現出來。而隨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技術的發達,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文藝對感官的觸動還將迎來一場全新的變革,一種前所未有因而也很難套用現成理論加以闡釋的美感體驗也將來臨。這些都在呼喚一種新的美學,要求網路文藝評論不但要從個體和群體兩個維度深入研究網際網路對人的認知、心理、情緒以及真假、美醜、善惡等價值判斷的影響,而且要探究這種影響發生的機制,在此基礎上追蹤美感在網路文藝語境下産生和變化的軌跡,進而闡明網路文藝重塑美感體驗的內在機理。

  網路文藝將迎來持續發展的浪潮,作為新時代網路文藝評論家應該“網感”“美感”兩手抓,既像一個聽風者敏銳捕捉興起于網路的審美新風尚,又像一個嚴謹的地質學家,揭示網路文藝這座文化新礦的構造,從而為網路文藝的健康發展打開一片更廣闊的空間。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