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歐豪年八十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2018年03月09日 09:0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6日電 近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還攜筆墨向高丘——歐豪年八十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此展作為中國美術館捐贈與收藏系列展,也是“文化部2018年度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項目”之一。

  嶺南畫派是20世紀中國美術變革浪潮中的重要繪畫流派,對傳統中國畫的現代轉型起到深刻影響。歐豪年有著“當今臺灣畫壇第一人”之譽。他1935年生於廣東,早年離鄉移居香港,後定居臺灣,17歲即師從嶺南畫派二代傳人趙少昂。他繼承了嶺南畫派“調和中西”的傳統,以“融匯古今”的藝術態度,取得了多元的藝術面貌。1970年他受聘于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進一步弘揚嶺南畫派的藝術精神,為當地水墨藝術的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在致辭中表示,邀請歐豪年先生來中國美術館辦展,更多的意義在於讓觀眾從畫中看到中國畫所涵納的精神是何以通過藝術家個性的創造得以表現;看到大陸和臺灣何以在民族的脈象中延傳中華文化的血液;看到嶺南畫派在個體藝術家的生命歷程中何以傳承。這個展覽是一個具有啟發性的展覽。

  著名書畫家、學者范曾在致辭中表示,歐豪年是當下嶺南畫派的代表藝術家,也是臺灣畫壇的第一人。歐豪年的藝術是基於對中華民族博大文化的崇敬。

  歐豪年在發言中回顧了自己從小所積累而成的詩書畫的學養體悟,並在數十年間沒有斷過。在國內外的大學擔任教授期間,與青年學子廣泛交流,培養他們對藝術的思想認知,鼓勵他們要把中國畫更上一層樓。

  歐豪年年逾八旬,仍筆耕不輟。本次展覽展出歐豪年中國畫、書法等作品近130件,以五大篇章綜合呈現藝術家多年不懈求索、境由心造的藝術成果:第一篇章“嶺南傳馨者”,主要展示的是歐豪年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作品,呈現了他早年潛心學習嶺南畫派的藝術面貌,並在移居臺灣後,將嶺南精神在臺灣生根發芽的藝術過程。第二篇章“筆落生寰宇”,主要展示的是歐豪年的山水畫創作,其對寫生尤為重視,足跡遍佈宇內,山水作品多呈現為大山大水式的壯闊開闔,在“寫生”與“寫心”的過程中,博取中國山水之壯景。第三篇章“腕底造物功”,主要展示的是歐豪年花鳥、走獸題材的創作,展現其作為當代嶺南畫派的繼承者和開拓者,在西畫手法、光影變化與氣氛營造中探求個人的藝術面貌。第四篇章“涵泳古今氣”,囊括了其人物和書法題材作品。歐豪年的人物畫以古裝人物為主,表現為粗筆豪放的寫意畫風。作品中往往出現手提墨筆的文士形象,或許正是他個人的寫照。繪畫之外,他又勤習書法,詩文方面亦頗有建樹,展覽所呈現的書法作品和繪畫上的跋文往往出自其自作詩,是其藝術的一大特色。第五篇章“吐納皆豪情”,主要展示的是歐豪年在創作與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見、所得。他對嶺南畫派有著清晰的認識,深厚的感情,對中華文化和傳統繪畫更有著赤誠而真摯的情感。

  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在前言中寫道:“歐豪年先生的藝術創作,在當代性的生命弘彰中隱蘊著詩性的審美意象,幽淡、中和、雄健……構成水墨的一片化機。”“他如鯤鵬展翼,試以翰墨載道,博得墨彩萬象,再攀藝術高峰。歐豪年先生在個人藝術實踐中身體力行地證明了臺灣與大陸在文化上的根脈相係,這深藏于嶺南畫派筆尖腕底的文化根蒂,在漫長歲月的洗練中,幻化為一顆對中華文明的赤誠之心。”

  展覽開幕之際,歐豪年還親自挑選了其各階段藝術作品20幅捐贈中國美術館。展覽同期舉行歐豪年藝術研討會,出版作品集《還攜筆墨向高丘:20世紀中國畫名家——歐豪年》。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