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經典重拍魅力何在 如何讓經典經久不衰

2018年03月05日 13:26:00來源:光明日報

  中國影視作品近年來在題材、類型的探索上多有突破、新意迭出。而在新的時代文化和觀眾需求催生出新故事類型、新輿論話題、新典型角色的同時,中國影視發展至今已經具有的文化積累和作品資源,屢屢以經典翻拍的形式,如變奏曲般重新出現在我們眼前。

  經典重拍魅力何在

  2017年,又一部《射雕英雄傳》問世,並以實景拍攝、情節還原、服飾考究等特點呈現正統武俠韻味,雖由並不出名的演員擔綱主演,但也在電視和網路雙平臺引發熱播熱議。從1976年香港的拍攝開始,已是兩岸三地第十次將金庸的這部經典武俠文學作品轉化為電視劇集。平均每五到十年,《射雕英雄傳》便有一次經典重拍電視劇問世,且其中不止一部在播出期間成了引起一時轟動的話題之作,構造了一個時代觀眾的集體記憶。

  然而,時代文化日新月異向前發展,翻拍經典意義何在?最直觀的答案是商業價值。經典作品意味著內容的久經考驗,也意味著故事的群眾基礎。經典作為一種已經歷過試錯的成功經驗,是一種低風險的選擇,與觀眾的懷舊情懷對接,提前預訂了關注度和話題度。

  而經典重拍的理由不止於此,更內在的是文化的因素。影視作品作為一種時代文化的載體和印記,凝結的並不只是創作者們的靈感和創意,還蘊涵了時代文化形成的集體無意識的投射和縮影。一方面,對社會文化的傳承來説,經典作品意味著其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價值,對經典的重復呈現既是一種文化延續的需要,也是一種文化確認的儀式。與我國傳統文化聯繫密切的經典影視作品尤為如此。另一方面,對影視文化的發展來説,經典作品的原有版本的魅力,會隨著影視技術、影視美學的進步,在新的時代和觀眾人群中逐漸褪色,因此用新的視聽技術、新的時代美學和新的演員演繹將經典重新闡釋一遍,則是賦予這些作品與時俱進的新生命力,其本身是一種刷新經典、重塑經典,甚至創造新經典的過程。

  爭議案例俯拾皆是

  近年來,影視經典作品的翻拍,贏得壓倒性的掌聲者少有,而引起廣泛爭議甚至批評收場者甚眾。

  第一類備受翻拍青睞的經典作品是我國古典文化題材的影視版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均有被公認經典的電視劇版本,1986年的《西遊記》、1987年的《紅樓夢》、1994年的《三國演義》和1998年的《水滸傳》,皆是無數觀眾心中不可逾越的巔峰。但即便珠玉在前,近年來我們也能看到對這些經典作品重拍的嘗試。2010年的《三國》《紅樓夢》和2011年的《水滸傳》《西遊記》,仍然努力為我國重要傳統文化經典尋找新的闡述可能。這些作品甫一開播就頗受關注,其創新之處也得到了部分肯定,如2010年的《三國》對三國政權中的不同君臣關係賦予新的歷史解讀;而2011年版的《水滸傳》在老版的基礎上更加完整地還原經典文本,對人物的塑造也更加豐富。但具有新意之餘,劇集結構的虎頭蛇尾、服飾的不合史實、臺詞的缺乏嚴謹等問題遭遇較多詬病,這些經典翻拍最終落得毀譽參半的爭議地位。

  另一類屢見不鮮的翻拍則針對的是經典的流行文化題材,《還珠格格》等曾在我國影視傳播中具備現象級影響力的作品在近年來被重新製作,而例如《新白娘子傳奇》《流星花園》等也已傳出籌拍消息。流行文化題材經典翻拍的典型,當屬金庸的武俠作品,但除卻上面提到的《射雕英雄傳》,近年來金庸武俠的翻拍之作得到的卻是批評大於讚譽。尤其是2013版《笑傲江湖》的翻拍,對情節和角色進行了極為大膽的改動,淡化了俠義精神,加重了言情色彩,這樣對原作近乎顛覆的重制,已經離經典作品的核心文化價值相去甚遠。

  近年來還有一類經典翻拍,源自海外經典作品的本土化演繹,彰顯了我國影視對全球化文化傳播的參與和吸納。以2017年集中發力的日本影視作品的中國翻拍為例,《嫌疑犯X的獻身》《求婚大作戰》《深夜食堂》《問題餐廳》等在日本播出紅極一時,並且在中國的網路上也傳播甚廣的日本影視經典作品,經歷本土化翻拍後卻大多遭遇了水土不服,輕者獲得評價褒貶不一,重者則受到了觀眾們幾乎一致的批評。最為典型莫過於中國翻拍版的《深夜食堂》,片中充斥著浮誇的表演、植入廣告和缺乏真實煙火氣息的飲食內容,因此受到觀眾的差評。

  經典翻拍何去何從

  由於經典的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人們仍然會在影視作品中繼續看到翻拍現象。從上述種種成敗案例來看,經典翻拍的要義在於,一方面要把握住原文本最具文化價值的部分,它可能是俠義精神或英雄氣質,也可能是家國情懷或浪漫情感,但它作為經典作品的核心,應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根基,不能一味因為商業考量而忽略文化傳承。另一方面,雖然在翻拍中結合時代的新審美趣味理所應當,但也不能過度迎合時下的流行元素,需找到新舊文化之間的平衡點,找到“新瓶裝舊酒”最合適的處理方式。

  對經典的合理再創造可以成為一種運用經典的思路。2017年播出的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選材自人們耳熟能詳的三國歷史,卻並不以《三國志》或《三國演義》的闡述和角度為桎梏,而是另辟蹊徑,從少有的司馬家族視角重寫三國故事,雖然細節上存在對歷史的重構和想像,但也成了一种經典再創造的成功案例。

  如何傳承、運用和發揮經典的作用固然是重要的事,但是影視發展也不能過度依賴經典。從已有經典中汲取養分,在社會發展中創造新的經典,才是影視作品發展的不二法門。舊的經典有所傳承,新的經典漸次誕生,方能成就中國影視作品的進步與常青。

  (作者:楊慧,係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文化産業係講師)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