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消費結構得到優化 迎來井噴期
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記者 張漫子)“2017年,北京居民每人平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達3917元,在消費支出構成中佔比10.5%,位居全市服務性消費前三。”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余俊生5日在第五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總結會上説。
從“故宮跑”,到人藝話劇《窩頭會館》的一票難求,再到中國美術館門前排起的長隊,足見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文化消費市場的潛力。5年間,北京居民文化消費的時間、頻次、支出、類型均實現顯著增長。文化供給品質得到優化,新型文化業態涌現,多層次文化消費市場迎來井噴期。
近年來,北京市通過出臺專項政策、舉辦系列活動、拓展空間領域、進行消費補貼等舉措,激發了市場活力,實現了“市民叫好,市場看好”的雙贏局面。
北京市文資辦主任趙磊介紹,作為北京文化消費促進工作的抓手,第五屆惠民文化消費季實現直接消費金額162.1億元,惠民金額10.3億元,不僅提升了展覽、閱讀、文藝演出等傳統文化活動的內容品質,更拓展了新的文化融合業態與文化消費模式,形成了文化消費的新格局。
在優化文化消費結構方面,北京將均等化、普惠性的文化服務與差異化、發展型、智慧型的文化消費相結合,文化活動中既有傳統文化精品,也應用了前沿的數字技術,既有本土京味元素,也不乏國際化的潮流風尚。
在拓展文化消費業態方面,中關村數字文化節、中國馬術巡迴賽的舉辦,短池游泳世界盃系列賽、音樂劇《修女也瘋狂》的引進等,深化了文化與科技、旅遊、體育等領域的融合。
在提升文化消費空間方面,北京攜手10大文創園區、5大特色小鎮、40余個學校社區,打造了一批兼具藝術外觀、文化內涵、創意生態的一站式文化消費綜合體,推動文化消費融入城市肌理。
“可以説,文化産業和文化消費,供需兩端齊頭並進,已成為驅動首都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的先導力量。”余俊生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