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電視稱王時代:這些年,我們經歷過的知識問答節目

2018年02月07日 11:58: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8年,開年大火的是直播答題節目。一場網路直播答題,能夠吸引超百萬人參加。其實,在電視稱王時代,這種形式的知識問答節目層出不窮。

  源起上世紀80年代

  中國最早的知識問答類節目出現在1980年。當時,廣東電視臺率先推出《“六一”有獎智力競賽》。1981年,中央電視臺開始舉辦《北京中學生智力競賽》。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電視益智類節目開始盛行,如中央電視臺的《法律在身邊——“二五”普法特別節目》、地方檯的《民族知識競賽》、《規範用字用語知識競賽》等。

  找到知識性和娛樂性平衡點

  隨著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開播,中國的綜藝節目迎來快速增長期。在這些節目中穿插的知識競猜,讓知識問答開始回暖。

  2000年,《三星智力快車》在央視開播。這是一檔評價很高的知識問答節目,深受觀眾喜愛,尤其是青少年喜歡。同樣在2000年,《開心辭典》開播。《開心辭典》是一個面向大眾,使用大眾化題材的知識問答節目。很多人對此都有記憶,尤其是對王小丫、李佳明兩位主持人。兩檔節目都找到了知識性和娛樂性的平衡點,這也成為它們能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央視還有一檔與《開心辭典》齊名的節目,就是1998年開播的《幸運52》,主持人是李咏。這同樣是一檔益智類知識問答節目,通過競猜最後獲得砸金蛋機會,觀眾尤其對最後砸金蛋的環節印象深刻。無論是《三星智力快車》《開心辭典》還是《幸運52》,都是採用參與者與主持人對壘的模式。這是中國知識問答類節目的一種固定模式,也是一個時代標記。

  觀眾對抗增加節目觀賞性

  這些年,受到觀眾關注的知識問答節目是江蘇衛視的《一站到底》。每期參加節目的有11人,分為10位守擂者和一位挑戰者。他們年齡、身份、文化層次各異,其中守擂者手中都有不同價值的獎品,而挑戰者將通過20秒限時答題與守擂者一一對壘。在製作上,《一站到底》打破了《開心辭典》模式,採用觀眾對抗,增加了節目觀賞性。

  隨著季播節目興起,知識問答類節目也開始走向季播方式。代表節目就是央視去年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此外,央視最近幾年相繼推出過《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些節目專業性強,參與度廣,同時還能向全社會普及傳統文化知識,又有競爭性,一經播出在觀眾中都有較好反響。

  移動網際網路助推全民參與

  隨著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問答節目開始在網上走紅。但移動端如何設計問答節目,吸引全民參與是一個問題。尤其是網路具有匿名性、廣泛性等特點,如何保證節目公平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8年剛過,微信推出遊戲“頭腦王者”,讓微信用戶可以隨機進行對戰,題目由官方和用戶一起提供。

  緊隨而來的就是網路直播答題的火爆。在資本和技術的雙重推動下,網路直播答題迅速打開了市場,吸引了巨大流量,也成為網際網路與電視的又一次“正面交鋒”。未來網路直播答題走向何方,會産生什麼影響,還要繼續觀察。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