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愚公移山》《田橫五百士》集結中國美術館 徐悲鴻精品十年來首次規模展出

2018年01月26日 14:06:00來源:北京日報

  他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畫家之一,留下的《愚公移山》《田橫五百士》《徯我後》等作品早已成為中國美術史的經典之作;身為中央美術學院首任院長的他,除了善畫馬之外,也涉獵獅、鷹、雞等動物題材。對於徐悲鴻,不少人可能還只是停留在“知道而未曾深知”的階段。昨天,正式亮相中國美術館的“民族與時代——徐悲鴻主題創作大展”,係國內外第一次圍繞徐悲鴻美術主題創作進行的全方位策展,也是徐悲鴻美術精品近十年來首次大規模展示。

  作為中國美術館農曆新年視覺大餐之一的此次展覽,梳理了徐悲鴻具有時代標誌性和歷史價值性的系列作品118件,它們中既有徐悲鴻最為後人熟知的《愚公移山》《巴人汲水》《保衛世界和平大會》《會師東京》等代表性巨制,也有徐悲鴻為創作《愚公移山》所繪的畫稿與素描,以及具有民族象徵意義的《馬》《獅》《鷹》等作品,其中多件圖稿係首次與公眾見面。“他是中華民族文藝復興的一名鬥士,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讓他的繪畫總是回蕩著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教授李樹聲認為,徐悲鴻讓中國美術第一次有了真正意義的“現代”作品。

  居於展廳正中央位置的《愚公移山》是徐悲鴻投入最大熱情、傾注最多心血的作品之一。據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1938年徐悲鴻前往南洋舉辦畫展,並將賣畫所得全部收入寄回國內,救濟難民。其間,他接受泰戈爾之邀赴印度講學,並在這期間創作了巨幅國畫《愚公移山》。“在人物造型上,徐先生借用了印度男模特形象,畫稿中有位像魯智深的人物被反覆描繪,其原型是當年印度國際大學的廚師。並且,徐悲鴻在畫面中還首度以全裸體人物來表現。”徐悲鴻藝術研究專家邵曉峰笑言,一些對徐悲鴻認識不多的參觀者會納悶,為何畫面裏的中國人長成那種模樣兒,“徐先生認為他們雖然是印度人,但都是勤勞的勞動者。”

  據了解,現存世徐悲鴻所繪《愚公移山》共三幅。其中一件尺寸稍小,2006年在北京翰海春拍賣出3300多萬元;另一件油畫版本的《愚公移山》係徐悲鴻輾轉從新加坡帶回的第二稿;而巨幅中國畫《愚公移山》則是第三稿,現藏于徐悲鴻紀念館。此次國畫、油畫版本同場展出,頗為難得。

  不過,油畫版《愚公移山》曾近乎被損毀。據徐悲鴻之子徐慶平回憶,“文革”之後,當復修徐悲鴻紀念館時,人們才在故宮一間朝南的房子裏得見封存多年的徐悲鴻畫作。“油畫《愚公移山》被放在一個盒子裏面,我把它拿出來,打開了一寸的時候,所有的顏色都變成了粉筆末,幾近掉光,剩下一條白布。感謝方方面面朋友提供幫助,才把大量剝落的色塊又一寸一寸粘回去。”

  與《愚公移山》相鄰的油畫《徯我後》,取材于《尚書·仲虺之誥》中的一句話:“徯我後,後來其蘇。”(大意:待賢明的領導人到來,我們就得救了。)此畫再現了古時民眾不堪忍受夏桀暴政,期待英明之主商湯帶兵解救。徐慶平介紹,這幅作品創作于“九一八事變”以後,面對東北大片國土淪陷,當政的國民黨政府不僅瀰漫投降氣息,還極力鎮壓抗日救亡運動,徐悲鴻遂有此借古諷今之作。

  據他回憶,今天的人們有幸得見這件作品,還得感謝父親的學生兼同事戴澤。“籌建徐悲鴻紀念館之初,有人從南京把這張畫找回來,時任中央美院院長的江豐眼見這幅畫已破爛不堪,已打算作棄置處理,是戴澤帶著中央美院一位裱畫師傅,用糨糊把一塊新畫布貼到了畫作的背後,再輔助水粉顏色修復了這張畫。”昨天,年近百歲的戴澤也到展廳拜謁老師遺作,“徐先生和其他先生教學的最大區別是,他會親自為學生示範繪畫技法。這在當時非常難得。”他回憶説,徐先生為了教學生們畫出四川人的特點,還引經據典——蜀民椎髻,以布巾係之(意即蜀人以布纏頭)。“他鼓勵學生觀察周圍事物,深入生活多多寫生。”

  此外,展覽還集中呈現了徐悲鴻所畫馬、獅、鷹、鷲、雞、牛等動物題材。尤為難得的是,在新加坡新近發現的數幅小品佳作也首次亮相展廳。據悉,展覽將持續至3月4日。

  相關新聞

  宋元明清古畫看個夠

  本報訊(記者 陳濤) 昨天,中國美術館同步推出的農曆新年視覺大餐還有“花開盛世——中國美術館藏花鳥畫精品展”“筆墨當隨時代——弘揚新金陵畫派精神江蘇美術采風作品展”。最大看點當屬宋、元、明、清的花鳥畫作品,以陳容、沈周、徐渭、藍瑛、郎世寧、朱耷、鄭燮等書畫家的花鳥畫精品為代表。

  其中,唯一一件宋畫為陳容的《雲龍圖》。陳容的真跡流傳下來甚少,據文獻記載,清代的內府曾藏有其《九龍圖》《六龍圖》《霖雨圖》等。而當今傳世作品主要收藏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美國納爾遜美術館和日本名古屋德川美術館等處。此次展出的這件作品係鄧拓于1964年捐贈給中國美術館的。除了古代繪畫,同場展出的還有近現代書畫名家名作,從吳昌碩、齊白石、陳師曾、于非闇,到徐悲鴻、劉海粟、潘天壽、林風眠,中國美術館再度開啟“數星星”模式。

  而從江蘇遠道而來的作品同樣精彩,既有傅抱石、錢松嵒、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等為中堅的新金陵畫派代表人物真跡,也有2016年江蘇美術采風團重走萬里路的29位畫家精心創作的作品。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