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專家推測:石渚為“黑石號”長沙窯瓷器的作坊區

2018年01月15日 14:2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黑石號”沉船上5萬餘件長沙窯瓷器或找到“出生地”。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郭偉民14日在長沙表示,長沙銅官窯遺址石渚發掘區,為“黑石號”長沙窯瓷器找到了具體的作坊區。

  1998年,一艘唐代沉船在印度尼西亞勿裏洞島海域被打撈出水,因其附近有一塊巨大的黑色礁石,該船被命名為“黑石號”。這艘在海底沉睡了一千多年的船上僅瓷器就有6萬多件,除少量白瓷、青瓷、青花瓷及金銀器外,有5萬餘件長沙窯瓷器。

  “原來不知道這些瓷器産自哪,只知道是長沙銅官窯,但具體産自哪個窯區不清楚,石渚的發掘為其找到了歸屬。”郭偉民説。

  考古人員認為,長沙銅官窯遺址2016至2017年考古發掘揭露的遺跡遺物表明,唐五代的石渚是長沙銅官窯窯業産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挖泥坑、瓷土礦帶以及較多彩繪瓷器的發現,證實了唐五代石渚制瓷活動的繁榮;特別是具有外銷瓷風格瓷器的出土,證明石渚片區也是長沙銅官窯外銷瓷的産地之一。

  郭偉民介紹説,此次發掘所在區域現在還被當地村民稱為“樊家坪”(音),而“石渚”和“樊家”均見於“黑石號”沉船。“黑石號”沉船上著名的“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樊家記”褐書題記碗極有可能就出自於此地。

  他認為,這一重要發現為長沙銅官窯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站之一提供了鐵證,也為“湖南”作為行政區域名字的最早出現提供了實物證據。

  陶瓷考古是2017年湖南考古的一大亮點,除銅官窯遺址外,漢晉窯址的收穫也頗豐。

  郭偉民介紹,衡陽大浦機場考古發現6座漢晉窯址,大致可以觀察出從西漢末至東漢末窯址結構和陶瓷技術的演變,以及在這一演變過程中印紋硬陶向青瓷發展的基本脈絡,也進一步證實湘江流域中下游是中國青瓷早期發展的重要區域。(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