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義大利音樂大師:願文化交流架起中意友好合作橋梁

2018年01月15日 14:1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廣西和福建都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義大利威尼斯則是這條友誼之路的終點站之一,我希望通過推進音樂文化交流,架起民眾間溝通的橋梁,促進進一步了解合作。”談起此行來帶中國的目的,威尼斯國立音樂學院院長Nicolè Marco對記者説。

  Nicolè Marco是當代最知名的古典吉他大師之一,作為義大利威內託大區教育部門官員,他近日率交流團赴福建、廣西等地訪問,期間,為福建師範大學、廣西藝術學院等高校交響樂團進行“大師班”授課,在南寧市,還參加了一場新年惠民演出,在民歌湖廣場,與數千市民分享了義大利古典音樂的魅力。

  “中國城市的現代化進程令我非常吃驚,機場、高鐵、地鐵等設施都非常完善,廣西文化藝術中心、民族博物館等建築功能齊全,高端大氣,移動支付、共用單車等發明為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很多發展經驗非常值得威尼斯學習借鑒。”首次來到中國的Nicolè Marco告訴記者,此次訪問改變了之前對中國的印象,在與南寧市副市長崔佐鈞交流期間,他還就威尼斯與南寧締結友好城市事宜進行了磋商。

  同樣讓Nicolè Marco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中國對不同文化的包容,連日來,在剛剛落成的廣西文化藝術中心,他不僅欣賞到廣西民族歌舞劇《白蓮》,觀看了《天鵝湖》等歐洲經典舞劇,還得知,在接下來一年時間,包括《粉墨春秋》、《華韻盛典》、《我,堂吉訶德》等在內的數十場風格不同的演出已安排檔期,將陸續上演。

  “這體現了中國的國際化、開放性,中國藝術家在很好地保存傳承民族民間藝術的同時,把西方文化學習吸收,演繹出非常高的水準。”Nicolè Marco還認為,每場演出,偌大的藝術劇院座無虛席,也體現了當代中國觀眾的欣賞水準。

  Nicolè Marco同時指出,與在中國電視及劇院隨處可見西方演出不同,當前,義大利民眾很少能夠聽到中國的音樂,了解中國的故事,這需要改變。

  “中國的琵琶、古箏等撥弦樂器和吉他很像,二胡等拉弦樂器的演奏手法和小提琴相通,回到義大利後,我計劃把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素材和西方表現形式結合,創作義大利觀眾接受的作品。”Nicolè Marco表示,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語言,此行對中國民族音樂産生濃厚興趣,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接下來將積極向義大利觀眾介紹中國,奏響更多“中國聲音”。

  與NicolèMarco一樣,兩年前到南寧參加《絲路啟航》中意文化交流交響音樂會的指揮大師Michael Summeas也期待通過音樂交流,架起兩地友好合作的橋梁。

  隨團訪問中,MichaelSummeas表示,作為威尼斯歌劇研究中心藝術總監,他將引介更多義大利歌劇到中國演出,並將中國優秀節目搬上義大利各大劇院的舞臺。(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