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俄合拍紀錄片《這裡是中國》廣州展映 國際視角講述真實中國

2018年01月15日 13:34:00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這裡是中國”廣州展映會活動現場

  1月14日,由中俄兩國聯合拍攝的大型外宣紀錄片《這裡是中國》(第一季)在廣州圖書館報告廳展映。全新的視角、鮮活的故事、獨特的國際化表達,《這裡是中國》以講故事的方式將傳統中國和現代中國傳遞給海內外觀眾,引發了觀影熱潮和熱烈反響。

  據介紹,紀錄片《這裡是中國》是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紀錄中國”傳播工程重點項目,也是“中俄媒體交流年”重點項目,由北京中視雅韻文化傳播中心出品,聯袂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俄東中心俄語部和俄羅斯RT電視臺打造。《這裡是中國》為季播系列,採用中俄聯合拍攝製作的傳播模式,每年製作6-12集專題紀錄片在俄羅斯RT電視臺、中國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國際主流媒體平臺面向全球播出,旨在對外推介中國形象,傳播中國文化。

  《這裡是中國》(第一季)于2016年10月5日在北京開機,中俄聯合攝製組歷時兩個月,赴北京、天津、湖北、江蘇、浙江、安徽、廣東、四川和重慶等十幾個省市地區,圍繞城市發展、國粹藝術、傳統絕學、物種保護、中國智造等海外受眾感興趣的話題,順利完成了第一季共6集的攝製工作。2017年3月,《這裡是中國》第一季使用俄語、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共四種語言在俄羅斯RT電視臺及其新媒體平臺首播,短短幾天,單集收視破億,引起中俄兩國政府和民眾的高度關注。

  2017年4月4日,紀錄片《這裡是中國》開播儀式在中國駐俄羅斯聯邦大使館舉行。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俄羅斯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扎哈羅娃在開播儀式上致辭,稱讚《這裡是中國》為國際社會了解中國開啟了一扇新窗口,增進了兩國文化交流和互信,是俄中媒體合作的成功典範。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午間新聞》,《人民日報》國際版,俄羅斯政府機關報《俄羅斯報》,《共青團真理報》等40多家中俄主流媒體對開播儀式進行了新聞報道,影響巨大。截止目前,據俄羅斯RT電視臺的統計數據反饋,《這裡是中國》第一季累計收看總人次超過8億,取得了良好的對外傳播效果。

  2017年7月4日,由中俄兩國元首倡議舉行的第三屆中俄媒體論壇在莫斯科總統飯店隆重舉行。此次中俄媒體論壇是在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期間舉行的,意義重大。中俄兩國75家媒體代表出席了此次論壇,簽署了17項合作協議,其中包括北京中視雅韻文化傳播中心與俄羅斯RT電視臺簽署的《“這裡是中國”第二季合作協議》。

  展映現場,北京中視雅韻文化傳播中心董事長何淵、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俄語部兼烏克蘭語部主任劉岩、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俄語部外籍專家安娜,分別就紀錄片《這裡是中國》的製作情況和外宣片的國際傳播策略與現場觀眾做了充分交流。

  何淵董事長介紹説:“《這裡是中國》第一季的成功,證明了民營企業已逐漸成為國際傳播和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極大地鼓舞我們做好對外傳播的信心和決心。當前,中視雅韻正與俄羅斯RT電視臺緊鑼密鼓地展開第二季的拍攝工作,同時啟動第三季的選題策劃和市場調研。”他表示,隨著中俄雙方的深入合作,將會給觀眾帶來更多更精彩的中國故事。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俄語部主任 劉岩

  劉岩主任表示,紀錄片《這裡是中國》和《你好,中國》均為中俄合作傳播收看人次破億的現象級媒體産品。主要特點都是從海外受眾的角度出發進行策劃選題,與外方團隊緊密合作,實施本土化創作和本土化表達。這是貫徹“借船出海”、“落地生根”等國際傳播策略的一次大膽嘗試和有益探索,總結分析《這裡是中國》製作經驗和收視反饋,將會給業界帶來啟示和思考。

  安娜認為,《這裡是中國》非常重視國際傳播中的文化轉碼問題,使得紀錄片能被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受眾理解和喜歡。她希望,中俄雙方能再接再厲,使《這裡是中國》成為外國人了解中國、感知中國的窗口。

  據了解,北京中視雅韻文化傳播中心是一家綜合性影視製作機構,擁有中國一流的專業製作團隊和豐富的國際媒體資源,立志於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橋梁。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