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飛躍五千里 敦煌插上“翅膀”與你相見

2018年01月13日 15:3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在北京三里屯的一間文化展廳裏,一場關於敦煌的展覽正吸引著遊客前來參觀。“敦煌太美了,你們一定要看一看。”講解員是一位來自敦煌研究院的年輕人,他再三向遊客傳達著這樣的資訊——有生之年一定要見識敦煌之美。

  主題為“中國禮物”的2017年度中國風物榜評選公益盛典近日在京召開,與此同時,敦煌研究院與騰訊旗下企鵝優品聯合發佈的文創産品敦煌紀念冊——《圖説敦煌二五四窟》也在現場展廳裏與觀眾見面。

  敦煌莫高窟是中國古代藝術的寶庫,完整保存了自北涼到元代綿延一千餘年的佛教石窟藝術,至今仍有492座洞窟存留壁畫及彩塑。

  敦煌254窟開鑿于北魏時期,是莫高窟的經典代表之一。由於年代久遠、保存完整、藝術價值珍貴,這座洞窟很少有機會對公眾開放。已在敦煌研究院工作十餘年的該書作者——陳海濤和陳琦表示,希望通過254窟這樣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使讀者和觀眾更深層地領會石窟藝術紛繁圖像背後的精神與思想,更具體地體驗到敦煌石窟的創建者構思每座石窟時的匠心和意圖。

  除了上述紀念冊,現場還展出了不少具有敦煌文化特點的創意産品,使人們能更直觀地感受到敦煌的燦爛文化與悠久歷史。

  “文化給科技以溫度、而科技給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中國文化部外聯局局長助理王晨出席活動時表示,無論是非物質還是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産,都可以通過科技進行“賦能”,“文化+科技”正是文化發展的未來。

  近年來,不少歷史遺跡、手工技藝、風物特産等中國傳統文化紛紛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拉近了與人們的距離,實現了更好的保護與傳承。敦煌莫高窟、圓明園、長城、兵馬俑等著名歷史遺跡實現了數據的復原與保護,還通過VR等新技術創新遊覽模式,讓人們更好地理解歷史、愛護遺跡。此外,故宮等歷史博物館還通過與電商合作,開發周邊産品,更好地實現了文化的傳播。據了解,企鵝優品將於2018年上線敦煌文創館,推廣具有敦煌特色的文創商品。

  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中華文明,活動當天“中國禮物”計劃啟動,旨在通過尋找各地最具特色的風物,將其品牌化和傳播,通過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實現文化傳承與公益扶貧的雙贏。(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