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0分鍾大戲衝擊觀眾心扉

2018年01月02日 09:54:00來源:北京日報

  

  油畫般的舞臺質感深沉厚重,一個巨大的石碾,形成頗具壓迫感的氣勢,偶形人物如雕塑般屹立在黃土高原上……昨晚,陜西人藝年度大戲、話劇《平凡的世界》在西安首演,200分鐘的演出將路遙的文學巨著搬上舞臺,以更為直接的形式衝擊著現場每一位觀眾。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國人再熟悉不過的一部如椽巨著,曾經影響了一代人。將這部110萬字的作品搬上舞臺,其難度之大也可想而知,因此在演出前這齣戲就備受期待。

  該劇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話劇《白鹿原》編劇、著名劇作家孟冰執筆。為了更好地改編這部作品,孟冰帶領劇組50余人到路遙的故鄉延川進行采風,在路遙銅像前與路遙對話,在路遙的故居裏感受作家曾經生活的氣息。“路遙已經離開我們25年了,但他的作品卻讓當年的故事超越了時代,永遠留在觀眾和讀者的心中。”

  在劇中處處能夠感受得到編劇對原作者的尊重,孟冰不僅在劇中加入路遙的形象,還最大限度保留了小説裏原有的主要人物和情節線索,以一個個橫切面呈現原著中最重要的故事,又以四段愛情故事串聯全劇。為了有更深入的舞臺呈現,孟冰對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進行了別具一格的戲劇化處理,用舞臺化語言重現原小説的精神內涵,再現了《平凡的世界》所代表的精神燈塔。

  上世紀八十年代,對今天的觀眾來説有些遙遠,黃土高原上的普通年輕人對於今天的都市觀眾更是難以觸及的群體,但改編後的作品依然保有著角色的生命力和帶給讀者的感動。孫少平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對不平凡的人生的追求,他在黃土高原上朗誦詩歌,他“執迷不悟”地去幫助別人,他水晶一樣純凈的愛情都令人感動,與粗獷的黃土高原形成鮮明對比。

  與史詩級的原著相配,話劇《平凡的世界》主創團隊也匯集眾多業內大咖。除了孟冰,曾執導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大宋提刑官》的知名導演宮曉東,也交出了其戲劇生涯中的一部巔峰作品。甫一開場,劇中人以人偶形象塑造出雕塑質感,令觀眾感覺震撼。他對演員也有一些特別的要求,不是要他們演劇中的人物,而是要他們回到那個年代,“他們只有先把自己帶回那個年代,才能將那份感動傳遞給觀眾。”宮曉東運用了多元化的舞臺表現形式,將陜西獨有的黃土地文化融入了戲劇表演之中,全劇採用陜西方言進行演出,最大限度表現原汁原味的陜西文化,更有例如秦腔等陜西獨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融入其中。舞臺上勞作、愛情、追求、挫折、痛苦、歡樂、困頓、堅持,瑣碎的日常生活與龐雜的社會衝突之間或激烈或平緩的交織,牽引出“平凡人”在大時代下一步一個腳印的堅韌。

  舞美設計師張武、燈光設計師邢辛、服裝造型設計師丁冀燕、音響設計師趙曉丹都是國內頂尖的戲劇幕後人才,他們齊心協力打造出這部極度貼近原著神韻的優秀舞臺作品。尤其是舞美設計師張武獨具匠心,以陜西農村常見的石碾作為貫穿全劇的主要象徵,在舞臺上呈現了一個巨大的石碾,石碾的旋轉代表著時代的前行,也表現了殘酷的生活對每一個普通人的碾壓,讓他們一次次地失去生命中最珍貴的人和物。

  該劇製作人、陜西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李宣表示:“之所以在《白鹿原》後,陜西人藝又一次挑戰陜西文學的巔峰之作《平凡的世界》,就是希望用話劇的形式,讓陜西文學有活靈活現的生命。”現在看來這個目標已經初步達成,許多專家學者對該劇不吝讚美,更有不少人表示,雖然還有缺陷,但“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評論家毛時安表示,明年就是改革開放四十年,需要在舞臺上有一部戲劇作品來記錄這四十年的不平凡歷程,而《平凡的世界》可擔當重任。評論家汪守德認為,200分鐘時長的戲,散場時劇場裏依然坐滿了觀眾,這就是觀眾對這部作品最大的肯定。他認為這是一部讓人心熱的好戲,“它有亮度,有溫度,給觀眾形成了極大的衝擊力,是一部可以留下來的作品。”

  在西安連演五場後,劇組將馬不停蹄地奔赴北京,以明年1月4日至6日國家大劇院的演出為首站,開啟該劇200余場的世界巡演。

  西安12月26日電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