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10年全本《長生殿》:崑曲最高形態傳承是“全本傳承”

2017年11月28日 08:13: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題:10年全本《長生殿》:崑曲最高形態傳承是“全本傳承”

  新華社記者 白瀛

  2007年,上海昆劇團推出全本《長生殿》,結束了300餘年該劇沒有全本演出記載的歷史;日前,該劇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完成10週年全國巡演。專家認為,經典劇目的全本演出,是崑曲的最高形態傳承,對劇種的傳承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美學意義。

  清初劇作家洪昇創作的《長生殿》取材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和元代劇作家白樸的劇作《梧桐雨》,共50折,由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和安史之亂雙重線索糾纏向前發展,展現了波瀾壯闊的唐代社會生活畫卷。

  根據史料記載,康熙四十三年(1704),江寧織造、曹雪芹祖父曹寅請洪昇到南京欣賞《長生殿》全本演出,共演3天,但洪昇在返回途中溺水身亡,此後,隨著摺子戲的興起和崑曲的式微,再沒有關於《長生殿》全本演出的確實文字記載。多年來,《長生殿》在舞臺上常演的篇幅接近10折。

  據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介紹,2007年上海昆劇團創排的全本《長生殿》,由白先勇、余秋雨、郭漢城、劉厚生擔任顧問,納入洪昇原著43折,恢復、捏合從未傳承或演出過的30余折,分為《釵盒情定》《霓裳羽衣》《馬嵬驚變》《月宮重圓》4本,連演4晚,累計演出時長10小時。

  “好多戲,我都沒見過,4本裏將近10折是我們小時候學過的,三分之二是我們白手起家捏出來。但裏面沒有一句自己寫的,全部是洪昇的原詞。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壓縮,把情節連貫起來。”該劇藝術指導、領銜主演蔡正仁説。

  全本《長生殿》自誕生以來,先後獲第四屆中國昆劇藝術節優秀劇目獎榜首、2010年中國戲曲學會獎、第十三屆文華大獎榜首、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資助劇目等榮譽,足跡遍佈北京、山西、江蘇、浙江、廣州、雲南、香港、臺灣等地,還赴德國科隆演出。

  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王安奎指出,同作為我國古典劇目,對《長生殿》闡釋和宣傳力度遠不及《牡丹亭》。“如果説《牡丹亭》是少男少女純情的愛情,《長生殿》應該説是曆盡滄桑的成年人跟家國命運緊密相結合的愛情。這種愛情的深刻性更深。”

  北京大學教授顧春芳認為,《長生殿》的深刻意義在於對有限人生終極意義的思考:是江山、榮華富貴,還是長生不老?“最終洪昇把‘情’的價值推向了形而上的高度,以人的自由意志顛覆了理學的重壓,前面延續了湯顯祖《牡丹亭》,後面啟發了曹雪芹的《紅樓夢》。”

  她同時認為,當下演出崑曲全本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美學意義:摺子戲演出比較偏重表演藝術及其傳承,但唯有全本大戲的傳承才可作為這一劇種的文學深度、人文精神和審美形態的最高形態的傳承。

  “一個只能演出摺子戲而不能演出全本的演員是有局限的,一個只能演出摺子戲而不能演出全本的劇院不能躋身世界一流,而一個只能欣賞摺子戲而不善於欣賞全本的民族終歸是沒有深度的。從這個意義而言,崑曲未來的發展和延續,還有一個重要的責任在於,不僅要通過精彩的摺子戲把觀眾吸引進劇場,更要通過全本戲培養觀眾的文學修養和深度。”她説。

  中國戲曲學院戲曲研究所所長傅瑾指出,上海昆劇團的全本《長生殿》的重要性在於,它代表了一種我們闊別已久的文化態度重新回到這個社會,回到我們的生活。“上昆的全本《長生殿》以切合傳統風範為核心,把焦點凝聚在崑曲本身,凝聚在崑曲的傳統表演格范。如同對珍貴文物的修復必須嚴格遵循‘整舊如舊’的原則。”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