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賈樟柯的影展之路:從柏林到平遙的“反客為主”

2017年10月31日 13:4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平遙10月30日電 題:賈樟柯的影展之路:從柏林到平遙的“反客為主”

  記者 胡健

  在平遙,導演賈樟柯的身份更多了。

  他以主持人的身份串聯了范冰冰的發佈會;以薦片人的身份向大家推薦梅爾維爾的《獨行殺手》;以主人的身份站在紅毯臺階迎接世界各地的嘉賓;以粉絲的身份出現在吳宇森大師班的活動現場……

  作為首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創始人,賈樟柯自籌備以來就忙得不亦樂乎,除了全盤把控電影展的各項進程外,還要在開幕後的各種場合客串身份,他想盡可能的出現在每個環節,為“平遙元年”開個好頭。

  事實上,影展對賈樟柯産生獨特含義,是在他27歲那年。

  1998年,賈樟柯帶著處女作《小武》第一次來到歐洲,他被那些具有獨特美學風格的建築所吸引,也開始思考建築差異所帶來的東西方文化之別。柏林司機在等客時會看哲學書籍,讓賈樟柯體會到,民眾匱乏的不僅是物質,還有精神。

  那是賈樟柯第一次被邀請到柏林影展,當置身於300多部的電影海洋中,他發出“原來電影世界是如此廣闊”的感慨。“它和我生活的世界完全不同,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文化內涵,打開了我電影世界的維度。”30日,賈樟柯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道。

  27歲的賈樟柯憑藉《小武》獲得第48屆柏林電影節青年電影論壇大獎,由此開始了他的影展之路。此後,《站臺》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三峽好人》獲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併入選釜山電影節“史上十佳亞洲電影”。

  不僅電影在國外大放異彩,賈樟柯本人也收穫了國外電影界對其的認可。2015年,賈樟柯獲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週單元終身成就“金馬車獎”。2016年,獲印度孟買電影節“傑出藝術成就獎”,以及埃及開羅電影節“傑出藝術成就獎”。

  從柏林到戛納,從參選到評委,賈樟柯始終夢想“當回主人”。

  “大小電影節我參加過無數,但我一直就是客人,無論是身份上還是心態上,我從來沒有當過主人。平遙電影節是我第一次在自己的家鄉當主人,説實話,我內心是非常忐忑的,我很怕愧對大家。”賈樟柯説。

  賈樟柯説,從一個學電影的學生到一個長期從事創作的導演,他非常明白電影節對於新人嶄露頭角的重要性。”我希望自己能成為這些優秀年輕人走向更大舞臺的橋梁,就像當年柏林電影節之於我一樣,這也是我辦平遙電影節的初衷。”

  由賈樟柯創立併發起的平遙國際電影展是繼上海電影節、長春電影節、北京電影節和絲綢之路電影節之後,第五個獲得中國批准的國際電影展,主要展映中國電影和非西方及發展中國家電影。(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