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八洞村》導演苗月動情記錄中國的“脫貧奇跡”

2017年10月27日 14:59:00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十八洞村》,一部平民心靈史

  2017年10月17日是第四個全國“扶貧日”和第25個國際消除貧困日,湖南省花垣縣苗族村寨——十八洞村迎來一場特殊的放映,放映的電影名字和村名一樣,就叫《十八洞村》。

  在距離殺青三個多月後,重回拍攝地的導演苗月又一次見到了片中主角楊英俊的原型老楊,這個內斂而倔強的湘西漢子看完影片忍不住流下淚水,他對苗月一字一句地説:“托習總書記的福,我們已經脫貧了。”

  “如果不是這次拍攝《十八洞村》,我可能不會如此深刻地理解‘貧困’對於一個正在走向偉大復興的民族意味著什麼。”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苗月回憶起當時的這一幕,感慨萬千。影片自10月13日在全國上映以來,以唯美清新的畫面、文藝片的風格,又一次顛覆了不少人對主旋律電影的印象。

  故事 “熱愛土地的人怎麼就成了貧困戶”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準扶貧”。時隔四年,《十八洞村》在全國上映,故事取材于真實事件,講述了村民楊英俊以及楊家的幾位堂兄弟在脫貧過程中發生的觀念上以及生活方式上的改變。

  從採訪到創作劇本再到前期籌備,苗月用了8個月的時間。老楊是苗月在十八洞村走訪的第一戶人家,也是片中男主角楊英俊的原型。

  在真實生活中,老楊平時除了務農沒有其他經濟來源。第一次去他家時,這個內斂的漢子幾乎沒有和苗月説一句話,“都是他妻子在説,直到第二次他才開口。”但老楊的故事讓苗月十分感動:“他原來是一個軍人,復員時恰逢上世紀80年代包産到戶政策,他們家也分到了一片土地。”幾十年來,任憑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老楊夫妻一直守著這塊土地。“他們不是沒有能力出去,而是放不下對土地的那份感情。熱愛土地的人怎麼就成了貧困戶了呢?老楊想不明白。”苗月説。

  老楊夫妻有個9歲的智障孫女,也被苗月寫進了電影裏。“這個小姑娘穿戴得乾淨極了,和很多人想像中都不一樣。這種自尊讓我非常受觸動。”這也讓苗月確定了片中的人物,“山裏人有一種尊嚴是不容侵犯的,熱愛土地的人也不應當貧困。”電影裏的老楊是被扶貧的對象,卻無法認同自己的貧困,充滿矛盾。這固然有一部分來源於戲劇衝突的需要,另一方面,苗月也並不想以弱者的樣子來描繪被幫扶的對象,在電影上映後,這成為備受好評的一點。

  角色 “把劇本寫到讓演員不忍拒絕”

  在片中飾演楊英俊的是著名演員王學圻,很多人對他在陳凱歌執導的《黃土地》中的知青形象記憶猶新,如今再次塑造一位湘西農民形象,是他個人藝術生涯的跨越,更像中國鄉村三十多年的跨越。

  苗月笑著説,選中王學圻是因為他身上有一種和老楊一樣,屬於軍人的硬氣。陳瑾則在片中出演楊英俊的妻子,一位善良溫柔的苗族女人。作為演員,陳瑾對作品和角色的“挑剔”在圈中是出了名的,但和苗月已合作過《天上的菊美》《大火種》等多部作品,是15年的老搭檔了。

  “我的秘訣就是把劇本往她心坎上寫,寫得她不忍拒絕。”苗月有點得意地笑了,“《十八洞村》裏的這個角色和她以往出演的任何一個角色都不同,看上去非常柔弱的妻子,對丈夫、對土地、對小孫女的那種愛,又是苗族婦女所特有的。陳瑾不願意重復自己,有全新的角色她當然會接受。”果然,讀完劇本沒一會兒,陳瑾給苗月發來微信,上面只有一句話:“你什麼時候拍呀?”

  兩位主演的表演自然令苗月十分滿意,但在拍攝時,她還是會找來村民擔任“藝術指導”,教王學圻種地,教陳瑾做酸菜魚,都是現學現賣。在拍攝中還有一些讓苗月哭笑不得的狀況,電影需要表現村寨脫貧前的貧困面貌,但拍攝時十八洞村已建起了新房,修起了新路,煥然一新。“我們的美術師只能對一些現有的房屋做點加工,拍完再復原回去,但有的村民不理解,氣衝衝地找我來理論,説他的房子已經修得這麼好了,再弄壞就是‘不合理’,我們只能跟他解釋是在拍電影。”不過在她看來,這正説明瞭精準扶貧給當地村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改善。

  評價 “文藝氣息濃厚的主旋律電影”

  紅色土壤、綠色梯田、藍布衣裝,輔以湘西鄉音、苗歌苗鼓……《十八洞村》上映後,很多人評價它不像一部主旋律電影,文藝氣息濃厚。苗月坦言自己很關注電影的口碑,不僅自己會上豆瓣、貓眼、騰訊等網站上看,也經常刷朋友圈裏的反饋,在所有的評價裏,她最喜歡的一句是:“這是一部平民的心靈史。”

  苗月認為,無論是主旋律題材還是商業題材,既然拍的是電影,就一定要尊重電影的創作規律,要講好故事。她也相信,即使當下市場的主流觀眾都是年輕人,但其中很多人還是與鄉村、與土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面對《十八洞村》這樣一部描寫祖輩生活的影片,他們不會拒絕。“我希望年輕觀眾看完後,能夠回到家鄉去看一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去給他們一些關懷。”苗月對票房也很有信心,“這是一部慢熱的電影,票房已在逐漸走高了,這就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讓我們這些創作人員很欣慰。”

  “如果不是拍電影,我可能永遠也沒這個機會走進這個村,了解他們過往的生活、現在的生活。”苗月認為,通過拍攝《十八洞村》,能讓更多人更形象地了解精準扶貧的意義,“能在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記錄並書寫中國的‘脫貧奇跡’,這就是我的初衷。”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