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借院:東方之光

2017年10月26日 13:00: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光是美好和希望,光是和諧世界。光可以照見繪畫中的靈魂,是全世界繪畫者趨之若鶩的目標。

  19世紀法國印象派是西方“光派”繪畫。今天,我們在這裡介紹的是另一種“光派”繪畫。不僅完全區別於以印象派為代表的西方繪畫,在東方繪畫中也是獨一無二。

  借院是東方繪畫的特立獨行者。借院,原名楊文科,1959年生於中國浙江湖州,中國知名書畫家,書法曾獲中國蘭亭杯一等獎。不同於因襲相傳的傳統中國畫樣式,借院在繪畫中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畫的光芒。光在他的畫作中表現出的效果別具一格。光感強烈,光形奇特,衝擊力讓人無法區別光理。緩過神來,有勇氣定睛端視,才明白借院繪畫之光在光源和光照上都有獨特的光理。

  與印象派不同,借院繪畫的光源不是自然界的表像光源,而是人的內心關照透過繪畫材質即中國畫線條進行發光。具體地説,借院從中國最古老的青銅器中獲得了具有光澤的繪畫材質。他先是描寫銅器鑄造的銘文,潛移默化銅器的金屬之質,繼而精煉具備同樣堅硬品質的線條材質。如寶劍出匣,質光映蓋了紙,不同顏色即已將紙上的空白幻化為光亮的空間。精煉光源,幻化光照,這一修煉閉關了20多年。

  自然光照進行的繪畫會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借院繪畫之光來自內心,就獲得了最大的自由度。我們可以從借院的中國畫中看到幾個特別之處:一是光自由行走不受物象阻撓;二是光自身成為了畫面的豐富內容;三是光幻化物象原形,離開景觀進入境界;四是光牽引物象共同運動達到和諧;五是光穿透畫面擴展天地的空間。

  繪畫上表現光的普遍應用方法,或是西方用顏料堆積,或是東方用水墨渲染。無論選擇哪種,都是為尋找光而營造光。借院的繪畫線條在架構形體時自然地透出材質自身的光,才是“自然光”。

  印象派用光描繪自然的景,借院用光描繪心中的境。如果印象派也可稱之為“光景派”,那麼,借院可稱為“光境派”。光不再是用於直接照射物象明暗的工具,而是讓光自身成形,任意扭轉産生強烈運動,無規矩地激蕩于整個畫面。光形前進移動的過程,將畫面分割成大小無數形狀各異的光點,並以這種光點掩蓋畫中形體零碎的形象,讓人感覺仿佛宇宙就是由這種奇特的光點組成的。

  借金屬質感形成繪畫光感,強化了繪畫光度,使光在畫面上産生高低起伏圓轉曲折的極具節奏感的效果,就是“光境派”的具體表現形式。

  借院“光境”的繪畫方式方法,奇特性並不限于與西方繪畫的比較,在東方繪畫中也是獨一無二。這種像螢火蟲一樣依靠線條材質自身發光,飛到哪亮到哪的幻化手法,其精神實質和文化內涵帶有明顯的東方色彩。因此,我們可稱其為“東方之光”。(佩 德)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