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0余海內外文物裝備企業聚濟南“接單”

2017年10月23日 11:16:00來源:新華社

  中新社濟南10月21日電 (曾潔 李欣)來自中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家的200余家文物保護裝備企業21日在濟南參加供需對接會,搶接中國各地文物保護單位訂單。讓文物走出儲藏櫃,走進展覽廳的最新“黑科技”受熱追。

  與會供需雙方表示,近年來文物展示與文物保護已處於同等重要位置。博物館在策劃優質展覽和互動體驗活動上投入大量先進科技和資金,讓文物走出漆黑的儲藏櫃,走向明亮的展覽櫃,已成為海內外博物館行業發展的新課題。

  來自大連的科技公司,利用生物塑化技術,把動物標本中的水和脂肪替換為高分子材料,保持千年不腐,還為動物標本設計生動姿態,讓它們從實驗室走進了展覽館。這項技術吸引多家博物館代表諮詢洽談。

  從事博物館展櫃玻璃生産十餘年的參展商苗曉剛告訴記者,“讓文物活起來”的觀念已深刻影響展櫃玻璃行業,十幾年前只要有玻璃隔離文物與觀眾即可,十幾年後博物館從觀眾的角度對展櫃玻璃的透光度、清晰度、安全性提出更多要求,目前這一行業競爭比較激烈。

  世界上8萬餘座博物館面臨同一個問題,即如何讓文物“活”起來。義大利國家博物館協會原副主席芭芭拉·藍地在討論會上説,讓古老遺産融入現代生活是全世界博物館都在思考的問題,博物館應運用科技的力量,讓文物更鮮活地展現在觀眾眼前,培養大眾對文物、文化、考古的興趣。

  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安來順也認為,當前休閒産業日益繁榮,博物館的活動其實在與休閒産業爭奪觀眾,海內外博物館間應加強交流,借鑒成功案例,讓大眾選擇博物館。(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