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詩歌的真正完成有賴於無形的人類審美過程

2017年10月23日 09:31:00來源:羊城晚報

  2017年最大的文學奇觀也許就是機器人“小冰”寫詩這件事了。我們曾經以為詩歌這種關乎人類情感、甚至人類靈魂的藝術形式,與冰冷的機器之間是沒有關係的,但現在,“小冰”橫空出世,逼迫我們重新去思考文學、思考人工智慧以及生命本身。

  習作①《機器人筆下的人類智慧》著眼於人類的發展史來審視人工智慧,作者充滿樂觀情緒,他認為我們應該擯棄對機器的偏見,“思考這個時代下人類以及他們引以為傲的感性認識的意義”。也就是説,人工智慧的發展,讓我們回到古希臘那個哲學原點:認識我們自己。這個想法非常好。不過,作者似乎過於樂觀了。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説:“越是悲觀地看待時代,才越有可能把握這個時代。”

  習作②《文學需要溫度,情感無法控制》與前一篇的觀點完全相反,作者立足於人類情感的唯一性,認為人類作為社會化的存在,其豐富的情感是不可能被機器代替的。她反問道:“家務可以代勞,工作可以代勞,抒情怎能代勞?……人類失掉了文學中那份帶有溫度的感情,只能被機械化的創作所包圍,那將是怎樣可怕的世界?”這些反問讓我印象深刻,如果抒情也被機器“代勞”了,那我們活著的生命的確黯然失色。不過,作者對於人工智慧的思考是有待深入的。

  習作③《機芯何以代詩心》很有意思,這篇文章的立論可以視為前兩者的一種調和。作者認為人機之間未必就是涇渭分明的,比如“在音樂創作領域,樂師們與資訊技術已合作多年,不僅各種線上譜曲軟體相繼問世,將作曲家們從笨重的鋼琴前解放出來,完全通過技術編寫處理的電子音樂也成為風靡全球的音樂類型。”作者因而提議:詩人與“小冰”之間是否可以進行一些類似的合作?比如,詩人寫作初稿,再讓“小冰”提一些潤色的建議。這篇文章還有一個亮點,就是作者思考了文學作品的誕生條件。文學藝術是一定要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機器人沒有生活,故而機器人寫詩終歸有限。

  對待新生事物,看法的多元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不同的思考匯聚在一起,才能讓我們思考得更加深入。我本人認真讀過“小冰”的詩歌,比我想像的要好,尤其一些句子還有打動人心的修辭。但如果我們不知道這是機器人寫的詩,而是一個無名作者,讀完很可能就忘記了。而且,我也了解到,“小冰”的詩用軟體生成之後,還是需要人修改後才發表的。因此作為作家,我覺得機器人永遠不會寫出真正一流的詩歌,但寫出一些優秀的作品是可以肯定的,人機合作也許可以嘗試。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一首詩是好是壞的評判標準永遠都在人類心中,機器人可以模擬出詩歌的形式,但詩歌的真正完成,其實依賴的是看不見的人類的審美過程。從這點出發,可以更深刻地認識到文學藝術與人性的關係。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