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百心百匠》探訪民間匠人 百位文體明星零片酬助演

2017年10月20日 09:10:00來源:北京晚報

  《百心百匠》探訪民間匠人

  李亞鵬、孫楠、柯藍等100位文體明星零片酬助演

  古琴、唐卡、瀏陽夏布、武夷山岩茶、宮毯、皮影戲……展現匠人匠心的紀實文化類節目《百心百匠》10月31日起在優酷上線播出。一系列具有故事性和文化內涵的傳統手工藝將逐一與觀眾見面,李亞鵬、孫楠、柯藍等100位文體明星探訪100位民間藝人,致敬匠人精神。

  《百心百匠》每集邀請一位名人參與,他們用親身體驗的方式探訪民間匠人,一對一向匠人拜師學習傳統技藝,節目捕捉名人嘉賓與傳統匠人之間碰撞的火花,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讓瀕臨消亡的中國手工藝及其傳承者重獲關注。《百心百匠》計劃拍攝100集,將以季播的形式與觀眾見面。這不僅是一檔長期的紀錄片項目,也是一個持續性的文化保護工程。

  説起製作節目的初衷,出品人孫冕表示,是緣于15年前他幫助香格里拉一個彝族村寨恢復了中斷70年的修復漆器的傳統工藝。當年他旅行途中路過這個彝族村寨。古時,這個村寨的工匠善於製作漆器,但手藝未能得到傳承,已斷代70年。孫冕為此請來大涼山一些工匠,花8萬元做了一些修復。當孫冕再次回到村子裏的時候,村民紛紛端上自家釀的酒表示感謝,這讓他産生了保護傳統文化的初衷。

  李亞鵬

  “自己的基金會一定對他們支援到底”

  出品人孫冕認為,在中國被譽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的今天,大家卻很少去回頭看看,很多工匠藝人已經是最後一代的傳承者,那些最古樸的匠人徘徊在職業邊緣,他們守護的古老技藝即將消失。“傳統文化正在消亡的今天,我們這代人守土有責,《百心百匠》只是給大家提出一個問題,保護傳統文化的解決方法是什麼?當我們拍唐卡,拍皮影,拍古法造紙類似種種,只是我們走了第一步。《百心百匠》讓100個我們身邊的文化名人摘下光環,向匠人精神致敬,也是中國夢其中之一。”

  在孫冕、李亞鵬參與的《百心百匠——蔡侯造紙》專題節目中,李亞鵬並不看好“古法造紙”的商業化前景,一些造紙術的傳承者面對巨大的生活壓力,也對古法造紙的未來表現出信心不足:很多慕名而來的學習者因為經濟原因和學習難度過大紛紛放棄,導致這項技術出現了巨大的斷層,缺少年輕血液。李亞鵬認為,或許那些沒有商業化能力的傳統技藝將註定消亡。然而,拋開理性層面的分析,李亞鵬仍然對這些手工藝匠人和古老技藝懷著敬畏之情,他在節目中表態:只要造紙匠人們願意堅持下去,自己的基金會就一定對他們支援到底。

  柯藍

  “我們都想做有營養的事情”

  演員柯藍在片中探訪的傳統文化技藝是瀏陽夏布。夏布,是以苧麻編織而成的傳統手工藝品,是中國最古老的布料,古時在夏天人們身著夏布生涼。瀏陽手工夏布已有上千年曆史,早在明朝,織工精巧的瀏陽夏布被列為朝廷貢品,還遠渡海外,銷往日本、朝鮮以及南洋等地。後來,隨著其他布藝材料的發展,耗時費力利潤低的手工夏布慢慢失去了優勢,瀏陽夏布傳統手工技藝正面臨失傳的威脅。

  柯藍此次拜訪的譚智祥師傅自小就開始和父親學習製作夏布的工藝,是瀏陽當地唯一一戶還在堅持全手工製作的夏布第五代傳承人。“夏布就是從我們的土地里長出來的,集天地之靈氣的自然之物,手工的特別之處就是能感受到這個物件的溫度,看到上面的每一個介面都知道是怎麼接的,這就是手工。”兩天與夏布文化的深入接觸後,柯藍從對夏布的“一無所知”到“感知溫度”,有了不小的收穫。

  “就是孫冕一個電話打過來。”柯藍談到參與節目的過程時説,“我們從來沒有講過錢這個問題。我們都有一定的年紀,有歲月沉澱,認識老爺子二十幾年了,我們都想做有營養的事情,做未來對孩子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大家就盡心盡力。”

  阿裏文娛大優酷總裁楊偉東透露,“《百心百匠》邀請的藝人都是零片酬參演。儘管項目虧損上千萬,但我們希望助力傳播中國文化與匠人魅力,賦能工匠技藝。讓更多年輕人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支援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本報記者 邱偉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