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新春要聞

五支“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將赴海外慰僑

時間:2014年01月31日 11: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4年春節期間,國務院僑辦與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將組派5支“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分赴北美、歐洲、大洋洲、亞洲10個國家及港澳地區共22個城市進行慰僑演出,並在當地舉辦多場僑界聯歡。演出內容包括歌舞、民樂、戲劇、雜技、魔術等多種藝術形式,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情。

  赴港澳藝術團以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及華僑大學二十四節令鼓隊為班底,于2月10日(正月十一)啟程,在港澳各演兩場。“四海同春”藝術團已是連續第四年春節訪港,被譽為“香港春晚”。今年的主題為“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圓夢香江·再創輝煌——香港各界慶祝國慶65週年新春晚會”,將在香港著名的紅磡體育館舉辦。

  這次活動得到了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大力支援,將拉開香港各界慶祝建國65週年系列活動的帷幕。藝術團的精彩演出將在馬年新春來臨之際,為港澳各界獻上一場美妙絕倫的藝術盛宴。

  “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北美藝術團將於2月5日(正月初六)啟程,在美國洛杉磯、西雅圖、芝加哥、波士頓和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共演出5場,以南京前線文工團和總政歌舞團為藝術班底,並邀請多位知名演員加盟,藝術團陣容強大,群星璀璨,將為北美地區僑胞帶去頂級的中華文化盛宴。

  赴歐洲藝術團將於1月31日(正月初一)啟程,在英國倫敦、法國巴黎、馬賽和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共演出5場,以中國歌劇舞劇院及海政文工團為藝術班底,將參與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舉辦的農曆新春慶典。特拉法加中國新春慶典活動創辦于1980年,是歐洲最大的華人新年慶祝活動,每年吸引數十萬當地民眾共襄盛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已連續5年參與此活動。

  赴大洋洲藝術團將於2月5日(正月初六)啟程,在澳大利亞雪梨、布裏斯班、紐西蘭惠靈頓、奧克蘭、基督城演出5場。該團以上海歌舞團為藝術班底,演出內容包括聲樂、舞蹈、魔術及雜技。

  赴亞洲藝術團將於2月2日(正月初三)啟程,在馬來西亞亞庇、古晉、日本東京、大阪、韓國濟州島、首爾共演出6場,以暨南大學藝術團及中央民族歌舞團為班底,演出內容為聲樂及舞蹈。

  據國務院僑辦宣傳司郭錦玲司長介紹,“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活動於2009年春節期間正式啟動,是國務院僑辦和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為滿足海外僑胞精神需求,增進世界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增強國家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而打造的有全球影響的春節系列文化品牌活動。活動以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春節為契機,組派國內高水準藝術團組到海外僑胞聚居地開展慰僑演出,與海外僑胞共慶中國傳統農曆新年。

  “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活動開展五年來,已向海外派出38個藝術團組,累計去訪全球六大洲86個(次)國家及港澳地區172個(次)城市。演出258場,觀眾累計達286.6萬人次,電視觀眾逾億。在海外僑界乃至主流社會積聚了較高“人氣”,贏得了深厚的民眾基礎和較高的知名度,已成為國家春節慰僑訪演和文化傳播的重要品牌。

  今年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活動與往年相比,有以下新特點:一是僑味更濃,首次選派國內兩所著名僑校——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的藝術團隨團演出。暨南大學藝術團與華僑大學二十四節令鼓隊是國內高校一流學生藝術團組,成員大半數為海外僑生,曾榮獲多項國內外榮譽。華僑大學二十四節令鼓隊由馬來西亞僑生自發創立。二十四節令鼓是上世紀80年代末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獨創的藝術形式,集合了二十四節氣、書法藝術和南獅單皮鼓等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創造出一種新的鼓樂表演形式,代表著中華傳統文化遠播四方的歷史。此外,除正式演出外,“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還將參與僑界聯歡活動,與海外僑胞近距離交流互動,共同歡慶中華民族傳統佳節。

  二是節目內容更豐富,聲樂、器樂、舞蹈、魔術及雜技等多種形式精彩薈萃。極具中華民族韻味和特色,赴港澳藝術團集中了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最具人氣的代表作品,將為觀眾留下難忘的記憶。

  三是演出隊伍更精幹,在總結過去五年活動經驗基礎上,主辦方從眾多國內知名藝術院團和演員隊伍中精心挑選,最終選定了總政歌舞團、海政文工團、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央民族歌舞團、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和南京軍區前線文工團等在海內外廣受讚譽並多次成功參與“四海同春”慰僑演出、深受海外僑胞及當地主流社會喜愛的藝術院團。(記者 楊凱淇)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