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各地喜迎春

盤點京城各大廟會:地壇和龍潭廟會成代表

時間:2014年02月07日 10:10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從大年三十開始,北京城裏大大小小的廟會就成了春節期間大家最愛逛的地方。不管是一南一北,在京城廟會中絕對稱得上數一數二的龍潭廟會、地壇廟會,還是歷史悠久、頗具傳統京味兒,以集市貿易為主的廠甸廟會,抑或是頗有皇家風範的圓明園皇家廟會,可以説有廟會的地方,就聚集了春節期間北京城絕大多數的人氣,廟會在北京春節期間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據北京民俗協會秘書長、民俗專家高巍介紹,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的新辦廟會已經成為今天廟會的主流品牌。

  逛廟會並非單純遊園

  我們現在逛廟會,很多人把它當成一種遊園活動,實際上它不是一個單純的遊園活動,還應該有精神層面的意義。

  北京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恢復了以地壇、龍潭湖為代表的新式廟會,所謂“新”,一個是從時間上來講,比過去老北京的傳統廟會要新,另外這兩個地方在過去也沒有辦廟會的習俗。像地壇,過去是皇家祭祀的地方,並不對外開放,而龍潭湖是一個公園,是一個遊樂的地方,沒有祭祀的地方。儘管如此,地壇和龍潭湖這兩個地方廟會的舉辦,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地壇和龍潭廟會成代表

  對於京城廟會發展來説,地壇和龍潭廟會在傳承廟會文化和創新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當然,也正是因為不斷在創新嘗試,其中也不乏不成功的舉措,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拍賣攤位。

  因為拍賣攤位有助於提高廟會知名度,增加收入。但是攤位之所以有把握拍出高價,正是因賣高價商品,老百姓肯定就成為了這種高價的受害者,比如前兩年讓大家記憶猶新的30元一串的羊肉串。無形之中把一個讓大家去娛樂、高興的地方,變成了強迫讓大家去購買高價商品的場合。好在今年,無論是地壇還是龍潭廟會,都沒有再搞拍賣活動,讓大家可以更喜歡廟會。

  到現在,地壇也好,龍潭湖也好,已經成為北京新型廟會的代表,一南一北,每年包括今年都會吸引好幾十萬上百萬北京人和外地人前往,像這種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新辦的廟會已經成為今天廟會的主流品牌。

  傳統廟會祈福迎祥為主題

  新型廟會以外,在這個基礎上,再往上應該説一些更傳統、更正宗的廟會。作為北京最古老的廟會之一,東嶽廟廟會,一直以祈福迎祥為主題。

  在這個主題宗旨之下,東嶽廟廟會也據此開發了許多衍生項目,比如畫福布、繞福樹、走福路、挂福牌、請紅腰帶等。特別有意思的是東嶽廟的驢不叫驢,叫“特”,説前來祈福的人身體哪兒不舒服就摸銅“特”哪兒,手到病除,也成為大家自發參與的項目。今年東嶽廟的廟會還特別增加了踩歲,這是老北京春節習俗中極富特色的祈福形式,寓意“歲歲平安”、“芝麻開花節節高”。

  白雲觀摸石猴成傳統民俗活動

  當然,在傳統廟會中,同樣離不開祭祀和法會,對於前來祈福的人來説,這些東西靈不靈並不重要,主要是讓求的人得到一種心理安慰,也算是很有意思的廟會活動。

  與東嶽廟相對的,就是白雲觀。作為中國最負盛名的道教宮觀,白雲觀同樣是春節期間到訪遊客人流密度最大的地方之一。雖然最近幾年白雲觀並沒有舉行過廟會,但春節期間前往白雲觀的人依然很多,在白雲觀門口排隊等著摸石猴的人每天都能達到數萬名。到白雲觀摸石猴,祈福來年順順利利,這項傳統民俗活動在不少北京人心中是非常重要的。

  休閒娛樂型新廟會受歡迎

  以石景山遊樂園、朝陽公園等以休閒娛樂為主題的新式廟會同樣頗受歡迎。這種廟會適應了人們平時工作比較忙碌,利用節假日放鬆身心的心理。比如朝陽公園的國際風情節,算是一個中外結合的休閒廟會,不僅有國際化的時尚互動和美食,朝陽公園還利用冰做了一個十多米高的大滑梯,而且是免費的,誰都可以上去滑,非常好地體現了廟會歡樂的特性。

  石景山遊樂園的花車遊行和盛裝表演也非常有特色,在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遊行隊伍裏面,最後扮成圓圓胖胖糖果形狀的糖果姑娘,不僅造型像糖果,還會給現場的小朋友們發放糖果,有經驗的小朋友都會跟在隊尾,等著接糖果姑娘拋出的糖果。

  洋廟會也具傳統民俗元素

  以歡樂谷為代表的洋廟會也是很多年輕朋友和帶著孩子的父母們的選擇。買一張門票進去以後可以排隊反覆玩更能夠讓我們想起小時候在遊樂園裏排隊的開心場景。

  這幾年,歡樂谷的洋廟會也引入了很多中國傳統的民俗元素,不僅有原有的花車遊行,還有傳統民間花會藝人的身影。可以説是非常注重娛樂項目和本土文化相結合的新型遊園會。在春節期間,這些不同類型的廟會,如果大家有時間,我推薦都去看看,感受一下不同的春節氛圍。

  室內廟會照顧老人孩子

  我非常推薦金源新燕莎的室內廟會,既有開闊的空間,又在室內,老人和孩子過來都不會受凍。在廟會上不僅能購物,還有很多娛樂項目和商場組織的表演活動。像有北京“萬花筒第一人”的李洪寬,每年都會在這個廟會上給人們現場講解萬花筒的原理和奧妙,還會帶領孩子們一起動手製作萬花筒,可以説既長知識,又鍛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這幾年,許多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和北京市市級非遺傳承人都會在金源新燕莎設置攤位,現場表演絕活兒。

  文化館辦廟會全免費

  説到室內廟會,不僅有商家舉辦的,各區縣文化館也都舉辦了各種類型的廟會活動。像今年東城區第一文化館的新春遊樂會,連門票都不要。作為北京市最早且獨具特色的文化廟會,東城區第一文化館新春遊樂會裏面不僅有歌曲、相聲表演,而且極為溫馨,非常適合一項一項去體驗,完全是政府花錢,免費讓老百姓感受年味兒。跟大家的生活、興趣結合得非常緊密。比如説皮影戲,孩子們既可以坐在臺下看,也可以跑到後臺看皮影怎麼玩,還可以自己親自上手錶演兩把,這對孩子來説非常具有吸引力。西城區文委在歷代帝王廟和宣南博物館舉辦的廟會也非常有特色,有很多非遺展示和民間花會表演。遊客還可以現場得到一本優惠體驗非遺相關項目的優惠券。

  晨報記者 何安安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