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各地喜迎春

揭秘天壇祭天隊伍:演“皇帝”的是天壇綠化工

時間:2014年01月30日 10:08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1月28日,天壇公園,“皇帝”和文武百官參加皇家祭天盛典綵排演練。

  靜鞭

  大臣撞肩禮

  祭天樂舞

  迎駕、靜鞭、行禮、列陣行進……這些昔日皇帝祭天時的場景,將從明日開始,再次在天壇公園內重現。

  據祭天大典組織者介紹,演出的參與者為260人,將以天壇公園齋宮為起點,到祈年殿進行祭祀及歌舞表演,全程約1個小時。

  演員最多時不及當年十分之一

  今年是天壇公園管理處文物科武裁軍組織的第十屆天壇皇帝祭天表演。他回憶,2004年之前的典禮,並不規範。“當時除了祭天儀仗,還加入了京戲、雜技等內容。”武裁軍稱,當時主要考慮的是增加節日氣氛。這些民俗演出在2008年的祭天大典中取消。

  武裁軍記得,曾有人對偏偏重現清代祭天大典一事不滿,但他認為,天壇建築的定型是在清代,而史料遺留最多最充分的也是清代,所以清代的祭天儀式是最適合還原的,不過,他“也在研究其他朝代的祭天儀式情況。”

  現有的天壇廟會祭天儀仗則是依據乾隆十三年的《大駕鹵簿圖》再現。武裁軍介紹,鹵簿兩個字即為天子儀仗之意,“大駕鹵簿”為皇帝儀仗的最高規模,祭天時專用,是“為了顯示對天的尊重”。

  天壇祭天大典的服裝、道具等均參照《大駕鹵簿圖》及相關資料製作,並在表演中依據現實條件調整。比如皇帝華蓋,直徑不到一米,高達四米,演出人員要在寒風中舉起,難度非常大,最終只得找了兩人同舉。而皇帝祭祀的場所也從祈年殿內轉到了殿外,為了方便遊客觀賞,特意選了身高達一米九的演員。

  但原圖上百官、武士等共計約3700人卻難以重現。“第一年120人。”武裁軍回憶,2008年以來每年演出人數都會有調整,去年最多,達到320人,但今年只有260名演員。“大隊伍太過拖遝。”他稱,去年320人的隊伍加上道具可達400多米長,但整個演出路線才750米;再加上人多費用必然高,所以才削減了演員數目。

  武警官兵“客串”文武百官

  談及組織祭天演出,武裁軍感慨最深的是一個字:難。

  目前,祭天大典是由武裁軍等人出具大腳本等設計方案,再找文化公司負責具體執行。最初幾年,“每屆都由不同單位承接表演。”武裁軍記得,從保安公司到學生團體,他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溝通不暢,“有些演員對演出內容很難理解。”

  為了保證演出的穩定性,2010年起,祭天大典中的多數演員變成了某支隊武警官兵,“這樣演員的體能和紀律性都有所保證。”他稱。

  武警官兵參與後,演出的排練就改在了週六日,在部隊基地進行。正式演出前,再到天壇公園內熟悉地形和道具。

  今年,祭天大典的綵排共進行了四次,最後兩次為帶粧綵排,已于28日結束。除最後一次,綵排均未設置安保警戒措施,“畢竟我們的目的是服務遊客,不能影響觀光。”武裁軍説。

  ■ 人物

  當了5年“皇帝”的天壇綠化工

  仲繼先是天壇公園負責綠化的職工,今年30歲。

  2009年,原本在祭天大典演出組中擔任劇務工作的他被導演選中,扮演了2010年天壇祭天大典中的皇帝,並持續至今。

  5年來,他參與的正式演出有50場,“祈年殿一層9個臺階,這麼算下來我這幾年相當於爬了一座香山。”仲繼先笑稱。

  回想當年,他也不知為何被選中,“接到任務時間已經很緊了。”仲繼先回憶,第一年的演出以模倣電視劇為主,“看了很多電視劇和皇帝祭天的資料”。到了真正演出時面對各種各樣的鏡頭,還覺得“挺奇怪的”。

  之後朋友們向他提出了許多建議,“比如説不夠霸氣。”仲繼先卻認為,他扮演的皇帝與其他遊園活動中的皇帝不同,不是與遊客互動,而是向上天祈福。

  “演戲和唱歌一樣,得明白到底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他認為,祈谷大典則是為了求得豐收,“所以我全程都要保證虔誠、謙虛的態度。”

  所以,儘管在外人看來,仲繼先飾演的皇帝只需完成坐轎、行進、獻酒等環節,但他還是認為自己飾演的是最辛苦的角色之一,“每場演完都得休息會兒,不然緩不過來。”

  而每年演出完成後,“都能瘦個五六斤。”他笑説,“不過,只要有需要,我就會一直演下去。”

  ■ 提醒

  每天兩場 年票無效

  據天壇公園管理處邢先生介紹,初一至初五期間,祭天大典的演出每天進行兩場,分別為9時30分至11時10分,13時30分至15時10分。祭天儀仗表演將從西二門齋宮行進至丹陛橋,祭天樂舞表演則在祈年殿前廣場進行。

  “演出時段內,年票無效。”邢先生介紹,此規定是因為祭天大典演出期間,公園內遊客數量暴增或導致安全隱患,但70歲以上老人仍可免費入園。演出結束後,持年票遊客就可以入園。

  此外,天壇公園還提示遊客,祭天大典為戶外活動,應注意添衣保暖。

  ■ 看點

  起駕前靜鞭祈年殿歌舞

  天壇祭天大典由兩場演出組成,均耗時30分鐘左右。首先是祭天儀仗表演,包括皇帝自齋宮起駕後的靜鞭,以及百官和武士列陣行進。期間,將展示旗羅傘蓋、罡筒、笛簫、幡幢等儀仗器物。

  之後是祈年殿的祭天大典。皇帝進行初獻、亞獻、終獻的過程中,將在祈年殿院內表演祭天樂舞。

  昨日,武裁軍向新京報記者介紹了今年祭天大典最具觀賞性的幾個看點。

  1 靜鞭

  靜鞭的意義在於開道,提示皇帝將出現。

  祭天儀仗中,皇帝起駕前將進行靜鞭表演。演員手持兩米長的鞭子揮舞三圈,且甩出聲響。據武裁軍介紹,按清代規格,鞭子的長度應為一丈二(3米多),但為了安全,選取了2米的長鞭。

  2 大臣撞肩禮

  祭天儀仗到達丹陛橋後,將在100米的範圍內,由八對“大臣”進行撞肩禮的表演。據介紹,此為滿族男子見面時,互致問候表示親熱的方式。

  3 祭天樂舞

  今年的祭天樂舞有三場,分別為武士舞、武功舞和文德舞。

  武裁軍介紹,清代皇帝祭天時,會先進行武功舞,以顯示征伐得天下,表演中武生手持武器和盾牌,因而又稱“干戚舞”。而文德舞的表演者則需手持羽毛和笛子,表示以文治天下之意,又名“羽樂舞”,兩場舞蹈時長均為5分鐘左右。

  采寫/新京報記者 黃穎 攝影/新京報記者 薛珺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