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人物之歷史名人

臺灣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領袖——林爽文

時間:2013年09月18日 11:2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林爽文(1756年—1788年),平和縣板仔人。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隨父渡臺,居彰化大里杙莊(今臺中縣大里市),以耕田、趕車為業。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一七八六至一七八八),臺灣爆發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農民起義鬥爭。起義軍的領袖就是林爽文。

  乾隆中葉,臺灣吏治腐敗,貪官橫行。臺灣府“貪婪之吏,以宦為賈,舞弄文墨,剝民脂膏,三年報罷,滿載而歸。”臺灣知府孫景燧任意虧缺國庫,以公肥私。總兵柴大紀任職兩年,貪污所獲達,“金銀五、六萬兩”,廣大人民對清王朝的統治日益不滿。與此同時,臺灣天地會組織在迅速擴大,入會人數不斷增加。天地會逐漸成為除貪抗清的一支不可小視的政治勢力,引起了清政府的關注。乾隆五十一年七月,清政府下令解散天地會,到處搜捕該會會員,並借機燒殺搶掠,濫殺無辜。天地會黨人林泮、林領等被官府追捕逃至大里杙。知府孫景燧進駐彰化,命知縣俞峻和遊擊耿肚文進駐大墩(今臺中市)。離大墩僅七公里,只見大墩城內火光沖天,哀號一片。形勢緊迫,林泮勸林爽文揭竿起義林爽文生性豪邁,疏財仗義,此時已忍無可忍。他不顧林姓宗親反對,毅然率眾起義,號召百姓“剿除貪官,以保民生”。

  一月二十七日,林爽文率聚襲擊大墩,全殲清軍,殺知縣俞峻,遊擊耿世文等。二十九日,義軍攻佔彰化,殺知府孫景燧、同知長庚等。義軍節節勝利,民眾群起響應。十二月,林爽文在彰化創建農民革命政權。眾推林爽文為盟主,建元“順天”。接著,義軍發兵攻克諸羅,殺同知董啟埏、遊擊李中楊等;攻佔淡水,護淡水同知程峻自殺。農民起義軍鬥爭矛頭直指官府。義軍所到之處,反覆發佈告示,宣傳起義的綱領和紀律。其主要內容:一是剿除貪官污吏“臺灣皆貪官污吏,擾害生靈”,“爰舉義旗,共滅剿除,以快民心”。幾貪官污吏,皆依法處死,沒收財産以供軍需和濟貧。二是整頓軍紀,告誡義軍成員,不許“妄殺一人,混取一物”,犯者“按法究治,決不姑寬”。三是保護民生,團結人民共同對敵。防止狹隘的地方觀念和宗族宿怨作祟,“任令械鬥結成深仇”,擾亂社會秩序。申明“無論閩粵民番”,一視同仁,共畢大業。林爽文起義的消息傳到鳳山,以莊大田為首的天地會數千舉旗響應。莊大田也平和縣人,于乾隆七年渡臺,種田為業。乾隆五十二年正月,莊大田率南路起義軍攻打鳳山縣城。南路營參將胡圖裏聞風而逃,千總丁得秋、把總許得升等戰死。鳳山克,知縣湯大紳被殺。接著,南、北兩路義軍乘勝進兵臺灣府城(今臺南市)。這時的南北義軍,號稱十萬,控制著除府城和鹿耳門外的西部廣大地區。

  起義軍的迅猛發展,引起清王朝的驚恐,立即調兵遣將前往鎮壓。乾隆五十二年正月,水師提督黃仕簡、陸路提督任承恩等,奉命率四千福建兵馳援臺灣清軍。歷數月,戰敗,黃仕簡、任承恩被“革職拿問”。清廷為挽回軍事危局,又命以閩浙總督常青為將軍,以江南提督藍元枚、福州將軍恒瑞為參贊,率廣東兵四千,浙江兵三千,駐防滿兵一千,計八千人前往救授。常青所部在府城、諸羅同義軍交戰,還是不能挽救敗局,最後縮守府城,對義軍毫無辦法。清廷監于常青師老無成,免了他的職。十月,又命陜甘總督福康安為平臺大將軍,率湖南兵二千,廣西兵三千,貴州兵二千,四川屯練兵二千,計九千人開臺討伐。一月,義軍與清軍先後交戰于八卦山、牛稠山和大里杙。清軍擁有大量槍炮,且訓練有素。義軍奮勇拼殺,伏擊堵截,終不敵而敗退。清軍進入大里杙,殺害義民和無辜百姓二百餘人,放火燒村,大里杙成一片廢墟。林爽文率部敗走集集,再逃小半天。清軍繞山抄擊,搜山而俘林爽文。北路義軍被鎮壓後,清軍南下。莊大田退守瑯橋,受重傷被俘,就地處斬,林爽文被解往北京,受盡酷刑後,于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初十就義,年僅三十二歲。林爽文起義,前後經歷一年零三個月,參加人數達數十萬,它不僅是臺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而且是清代歷史上一次較大的農民起義。參加起義者,將鬥爭矛頭直指封建官府。從起義的起因、綱領到最後被清政府殘酷鎮壓,可見移民拓墾之際,除了大自然的挑戰外,還有來自封建統治階級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的威脅。移民在胼手胝足努力開拓的同時,還要為他們身家財産的安全而拼鬥。

[責任編輯:孟雅詩]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