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南京“人景透視感照片”走紅 網友讚:人景合一

時間:2014年03月27日 13:44 來源:揚子晚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南京有很多美景,充滿人文歷史氣息。昨天,一組名為“映像南京”的圖片在網上熱傳,引來很多網友關注。在這組照片中,主體是一個人物的形狀,其虛化的部分便是由此人而演化出的人文景觀,比如孔子的人像虛化部分是夫子廟的景觀。而莫愁女的虛化部分便是滿池的荷花,充滿意境。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這些畫作是新浪江蘇名下的“聚南京”微博運營人員吳壯壯創作的,他每周都會創作作品,通過新媒體的方式詮釋南京“人”文美。(記者 李衝)

  好讚,人景合一了!

  六朝古都南京,有諸多美麗傳說,也形成了很多人文景觀。昨天,微博上流傳一組照片,每一組都在人與景的和諧共融中,讓人感受到南京的歷史人文景色。比如,看到“天下為公”幾個字,肯定能想到的人便是孫中山先生;說到莫愁湖滿池的荷花盛開,就一定會浮現出莫愁女的美麗姿態。提到宋美齡故居能想到宋美齡這個人,而總統府也能讓人想到蔣介石。另外,夫子廟、鄭和公園、將軍山等地都是因為獨特的人,才變得格外充滿歷史氣息。

  在昨天流傳的這組照片中,照片運用疊加的效果,用人物的雕像或造型作為半透明輪廓,而在輪廓中,則是人物的景點部分。比如,夫子廟的景點中,孔子的全身雕塑輪廓作為透明的承載體,在輪廓中,則是夫子廟的經典景點——趕考者們進行考試的江南貢院。

  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門前,有一個絕望的女子,抱著死去孩子的雕塑,讓人感受到凜凜的怒氣,在這組照片中,這個雕塑作為半透明背景,實體部分便是紀念碑以及紀念館的照片,這是這座城市傷痛的記憶,再有就是雨花臺烈士們的半透視感以及雨花臺景色,讓人看到這座城市人民的勇敢和守衛。

  這組照片雖然數量不多,但是生動地展現了南京的人文景觀。因為一個人,而“成就”一個景點,這樣的風景,在六朝古都南京城里有很多。

  這組照片由新浪江蘇名下的微博“聚南京”首先發布,在很短的時間內引起各大微博用戶轉發,大家稱:“這樣的南京,你見過嗎?”網友南師小滿說,南京是一座有人文情懷的城市啊,從這些具有特色的透視感照片中可以看出啊!也有網友表示,這是透過風景看人物,透過人物看古城,充滿了特色!這組照片也引起了很多遊客的共鳴,網友牧羊寶說,到過南京幾次,是一個很有歷史底蘊的城市,非常喜歡,下次繼續去尋找人文名勝。

  作者:愛南京 創作動力足

  這組充滿創意的照片,引起很多網友關注。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幾經周折,找到了“聚南京”微博的運營人員吳壯壯,他是南京師范大學的大四學生,廣告學專業,目前為“聚南京”做微博運營工作。

  這組透視感照片是吳壯壯24日下午制作的。他對揚子晚報記者說,之前看到其他地方的風景有這樣做過,于是想到要用這種方式把南京的美呈現出來。吳壯壯是南京人,從小對南京充滿熱愛。“南京有很多人文歷史景觀,因為一個人,形成一個景點,這樣的地方很多,也展現了南京的魅力。所以想用這樣的方式,把人和景結合在一起。”吳壯壯說,這組照片的制作用了一天的時間,運用的是二次曝光的方式,將兩者進行結合。

  “平時我也是微博控,之前看到其他微博用過這種方式,做了當地景色,于是我便模倣了人家的創意。”吳壯壯說,這種方式展現南京的美是很特別的,相信大家也能因此愛上南京這座古城。吳壯壯表示,作為微博運營人員,需要很多原創的內容,這樣便于在網友之間形成一種辨識度。“每周我都會制作不同的原創內容,制作過程不難,難的是創意的構思,然而,想到可以換一種方式來包裝南京,展現南京這座城市獨特的美麗,同時通過新媒體的方式展現出來,讓大家了解南京,愛上南京,心中便充滿動力。”

  吳壯壯告訴記者,大家看到這組照片後,反響還不錯,“有人表達出想來南京玩的意願,這也算是我對南京作出的一點點貢獻吧!”吳壯壯說,以後自己還將通過這種方式,傳播南京的文化。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