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市民去濟南市群藝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參觀時,欣喜地發現了一件讓他們感到親切又有點感傷的展品——— 微縮版的“濟南老火車站”紅木模型。今天,記者採訪了這件展品的策劃者和創作者楊崇華和金志明。
楊崇華和金志明都喜歡木雕創作,楊崇華更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們告訴記者,濟南老火車站是他們從小就很熟悉、也很喜歡的老建築,而老火車站的拆除也曾經讓他們惋惜不已。為了懷舊,也為了留存心中的記憶,他們從兩年前開始策劃創作微縮的“老火車站”。為此,他們查閱了非常多的資料、照片,完全按照原樣進行創作。目前,鐘樓和售票廳已經制作完成,金志明正在精心創作“候車廳”,他現在每天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這件事上,下一步開始打(“候車廳”的細節,門要用活頁裝上,要把房檐的雕花完成,那時整個老火車站的主體建築才算初步完成。
楊崇華說,他們想把老火車站及其周邊的全部建築都創作出來,形成一件具有宏觀性的老火車站微縮景觀。到時楊崇華再用紅木制作各種微縮車輛,而且也與濟南泥塑大師薄自洋商談好了,請他負責為“老火車站”配套制作各種人物和馬匹,屆時就可完成這件“大型”再現老濟南風情的工程了。“其實,我們不光想創作老火車站,還想創作老濟南的其他老建築,把我們知道的、能制作的老濟南場景都制作出來,以老火車站為中心,舉辦一個老濟南民俗展,再現老濟南迷人的歷史風貌。”楊崇華和金志明還有更大的規劃等待實現呢。
楊崇華最出名的是古代車輛模型的制作,他完全按照中國傳統手工藝制作,都是卯榫結構,除了裝飾釘以外,全部車輛沒有一顆釘子,車窗和車身上的花紋也全部用刀一點點刻出來,精巧、典雅、古樸。所以,他被很多人,尤其是民間工藝界稱為“齊魯馬車第一人”。他告訴記者,目前他已經制作出中國清代以前歷代的各種車輛30多輛,而且還在繼續創作,準備形成一定規模時,整體拿出來展示給濟南市民,讓人們感受一下楊家木鋪古馬車制作技藝的魅力。(記者 趙曉林)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