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大學二年級時,就泡在國家交響樂團的前身中央樂團里,我就是這個音樂泡菜壇子里跑出來的一只辣椒!”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這樣講述著自己與國家交響樂團的“血緣”關係,3月16日,他將執棒國交攜手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在國家大劇院為觀眾帶來世界名曲音樂會。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與譚盾結緣已久,上世紀80年代初,當譚盾還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時就天天泡在樂團里,跟著李德倫、韓中傑聽排練、學指揮,他的第一部獲獎管弦樂作品《離騷》、第一部電影音樂《艷陽天》、第一部鋼琴協奏曲等眾多的處女作都是為國交而作。從音樂學院的學生成長為今天的世界大師,國交既是譚盾的好友,也是他並肩的戰友。譚盾說:“國家交響樂團成就了我交響樂的夢!回歸國交,就像回到老朋友的懷抱。”此次在國家大劇院的重逢更是令人無限期待。
剛被任命為費城交響樂團創意總監和荷蘭交響樂團榮譽指揮的譚盾與國際頂級交響樂團的合作頻繁,除了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外,譚盾曾經執棒眾多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交響樂團,曾被法國著名的費加羅報譽為“中國的伯恩斯坦”。譚盾介紹說,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學習時修的就是指揮與作曲雙專業,師從于李華德教授學習指揮、趙行道教授學習作曲,去美國留學時,又受教于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徵爾。他也是中國唯一一位集指揮、作曲家于一身的音樂家。正如荷蘭國家日報中所寫的,“譚盾是位迷人的指揮家,他流暢細膩的手勢讓精美的音律如藤蔓般纏繞,在最為從容的自信中將聲音的色彩發揮到了極致。”
音樂會曲目的戲劇與激情是譚盾十分擅長表現的,從史詩性的歌劇《伊戈爾王子》中的《韃靼之舞》到宏偉、性感的《波萊羅》,都使音樂回蕩著無限的浪漫與動感。音樂會上還將演奏門德爾松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普羅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組曲。至于返場曲,譚盾表示,“現在不說,現場一定會有驚喜!”(首席記者 李澄)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