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製造業高品質發展 《中德製造》打造同類題材新語態
近日,由深圳廣電新聞中心《直播港澳臺》團隊打造的五集系列紀錄片《中德製造》在深圳衛視黃金時段播出,引發各方熱議。播出至今,全網點擊量超過600萬。
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發表署名文章,稱讚該片促進中德企業合作,助力中國製造高品質發展。中國人民大學産業經濟教授、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徐佳賓在觀看紀錄片播出後,稱讚該片“生動、平和、明理、大道至簡”。同濟大學中德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胡春春則表示,該片可在中德人文交流過程中,作為教學案例。
《中德製造》是一部聚焦當前製造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的系列紀錄片。該片立足深圳企業實踐,借鑒製造強國德國經驗,以探討製造業與國民經濟關係、標準與品質、製造者的匠心、供應鏈、職業教育等話題,講述深圳高品質發展的探索之路。
從邏輯架構,選取拍攝對象,到敘述表達,《中德製造》都嘗試應用平和、冷靜的呈現方式,力求還原中德製造業真實面貌,為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提供可借鑒的參考案例。
差異化呈現 《中德製造》立體解讀“工匠精神”
器物有魂魄,匠人自恭謙。“個人技藝的精湛和數十年如一日的執著”,這是大多數人對工匠精神最初的理解。但走訪了德國大大小小十座城,採訪了五十多位德國人,看了十多條生産線後,德國工人給了攝製組看待這個問題更多元的視角。
德國,人口8300萬,擁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200年以上歷史的企業愈800家,位列全球第二,“德國製造”被國際市場視為高品質的代表。
在德國,被認可的“工匠精神”是在大批量生産的工業時代下,分工明確的團隊協作;在承認人的局限性後,提倡可以複製的技術規範和標準;在不斷追求向好的過程中,對創新的執著追求。
工匠精神是可以拆分的工藝流程
大師難得,面對批量生産的工業産品,工匠精神究竟該如何體現呢?
工業社會,大批量生産,不同於單打獨鬥就能完成産品的手工作坊,精湛的個人技藝固然難能可貴,但要想保證批量生産的産品高品質,還需要可複製、能傳授的工藝流程和標準規範。
這一點,深圳一家無人機生産企業的技術人員深有體會。他們曾在2017年和2018年兩次赴德國學習碳纖維加工工藝,《中德製造》攝製組也進行了跟拍。
他們的領隊叫劉鵬,從碳纖維剛剛涉足民用領域開始,他就從事相關技術研發,在這個行業已經16年了,是一個老師傅,也是標準技術男。有一次,攝製組向劉鵬核實目前中國開展碳纖維相關領域生産的企業總數。兩天后,他發回了一張數據表,裏面詳細整理了每個省有多少家企業從事相關生産。帶著這樣的嚴謹和細緻,他到了德國,德國師傅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還是讓他有了更多思考。
在德企車間裏,放著搖滾樂,員工紋紋身、涂美甲,都很年輕,與想像中一絲不茍的印象差別很大。但這家企業卻是碳纖維加工細分市場的翹楚,空客、保時捷、布加迪威龍等世界知名品牌的碳纖維部件都出自這裡。
《中德製造》:怎麼評價德國師傅?
劉鵬:在骨子裏面他們(德國工人)不願意多投入一分鐘去工作。按中國的標準來講,他根本不是一個好的工人,但是按品質的標準來講,他一定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崗位工人。
《中德製造》:在德國學習期間,師傅們哪一個工作細節給你留下最深印象?
劉鵬 深圳一電科技員工:製造過程中有一個環節是刷離芯劑。在德國的工業技術裏面就要求,刷離芯劑要刷五遍。橫刷一次,豎刷一次,左右交叉再刷一次,靜置之後還要刷一次。他們就確保産品成型之後,完全可以脫模,在我們中國國內,我們的一些作業人員,不説刷五遍,刷三遍可能都沒有太多的耐心。
《中德製造》:你認為“德國製造”和“中國製造”區別最大的點是什麼?
劉鵬:中國製造是講究結果,過程很少有太多的追究。但是德國製造,是講究每一步的細節,每一道工作的要求是很清楚的,那你每個細節掌握了,按照要求做到了,你的結果是擺在那裏的,不用去看它的結果都是好的。
與技術共舞 機器人也有“匠心”
科技更疊快速的時代,“匠心”能否更加多元和包容?
與歐洲很多國家的製造業追求時尚和奢華相比,德國有著根深蒂固的工程師文化,追求的首先是精密、安全以及耐用性,所以承認人的局限性,是德國製造業的重要理念。人會犯錯、會疲勞、人的穩定性和精細度都有極限,人的工匠精神就需要工具來延續。
《中德製造》攝製組在全球三大頂級工業機器人生産企業之一的庫卡公司採訪時,他們的全球行銷副總裁安德烈斯·鮑爾表示,其實,機器人也有匠心,在現代工業中,它們的匠心也就是人類追求打造好産品的初心。工業機器人技術的每一個進步,都代表著它所打造産品的精密度提升。
《中德製造》:您如何評估機器人與人的關係?
安德烈斯·鮑爾:機器人比我們人類更加精準,因為他們有偵測系統以及機械手臂,所以他們可以達到0.004毫米的精確度,就像我們的頭髮,比我們頭髮還細。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特別是重復動作更易出現誤差,因此,批量生産時,人和機器協同工作才能最有效保證産品品質,機器負責枯燥危險的部分,工人則控制機器和處理更需要創造性的環節。
《中德製造》:有人擔心機器人會取代人類進行工作,您來自頂級機器人企業,怎麼看這個問題?
安德烈斯·鮑爾:人類是不能被取代的,我們的本質就是喜歡探索新的事物,這不是機器人的任務或想法。我們能這麼做,並且會這麼做,但我們會用技術來幫助自己完成這些工作,探索新事物,這是背後的想法。
《中德製造》:您覺得怎樣的匠人才能保持德國製造的優勢呢?
安德烈斯·鮑爾:要保持德國製造的傳統優勢,我們需要所有員工的目標一致,就是用最好的機器生産最好的産品。
匠心是創造而非簡單重復
追求工匠精神,該如何磨礪匠心呢?
“簡單的事重復做,你就是專家”,近幾年,這句雞湯文經常在社交網路上流傳,試圖安撫且規勸人們內心的浮躁,但往往省略了更為重要的後半句,“重復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贏家”。
人們喜歡用時間去衡量一件事物的價值。一輩子只做一個杯子、花費數十年打磨一件樂器,時間的概念被充分放大了。可是,如果一輩子只是簡單重復地做一件事,能達到的只是熟練工。
“獨具匠心”,這個詞本身就包含了創造性和獨特性。因此,追求“匠心”,在看似簡單重復的工藝背後,少不了的是創新。在一家擁有356年曆史的制筆企業裏,《中德製造》攝製組採訪了首席執行官阿克塞爾·馬克思,在他看來,企業能歷經百年,首要的就是創新。即使是鉛筆,這樣看似技術十分成熟、幾百年也沒有太大改變的産品。
實際上,這家企業就是靠著給石墨條裝上木套的創新而誕生的,隨後300多年裏,一代代技術人員又在如何讓鉛筆書寫順滑、不易折斷上下功夫,從鉛筆到彩色鉛筆,不斷追求好産品。
不僅強調個人的修為,更增強團隊的效率,製造者們擁有共同的追求,就是打造更好的産品。在多元視角下,中國製造者正吐故納新,博採眾長,不斷實踐並豐富著“工匠精神”的內涵。
擅于采寫國際時政 主創團隊以冷靜平和見長
《中德製造》的總導演陳紅艷,執行導演池薇,分集導演繆孟晴、丁蓁蓁、王瑜、王玟瑋等主創人員均來自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團隊,這是一個多年來深耕國際時政新聞報道的團隊,報道風格以冷靜、客觀、平和見長。2015年起,團隊開始嘗試製作紀錄片。《赤子功勳——華僑抗戰紀實》《共贏海上絲路》《深港同舟二十年》《中德製造》,該團隊基本保持一年一部精品的節奏,為觀眾奉獻值得紀念或深思的影視佳品。
11月28日至12月26日,深圳衛視每週三晚9:35播出紀錄片《中德製造》。該系列紀錄片一共5集,每集30分鐘,分別為《基石》《品質》《製造者》《供應鏈》《雙元制》。(繆孟晴)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