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孩子參與文化交流這麼重要!

2018年12月20日 09:52:00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我來自寶島臺灣,在大陸工作將近十年了,我兒子今年8歲,從幼兒園開始,每年的寒暑假都會在北京度過。在北京,他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通過他們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他很早就感受到了大陸的魅力和風土人情。有趣的是,每次假期結束回到臺北的時候,他説話總會不自覺地帶著兒化音,京腔京味十足;另一邊,他在北京的小夥伴也會受到他的影響,言語間流露出淡淡的“臺灣味”。

  從我孩子的經歷來看,他與小朋友之間的交流,讓他們感受到了兩岸文化的共根同源,從某種程度上説,這也很好地推動了中華智慧和民族文化的延續和傳承。

  共同的中華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之間的深入交流對推動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尚且如此,對於處於全球視野下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們來説,他們之間的交流對其自身的成長、對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對構建人類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則更加突出。

  中國人常説“兩小無猜”,無論不同地域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孩子們之間建立在交流和溝通基礎上的友誼都不是形式上的、功利性的,而是純真的、純粹的。他們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饒有興致。文化習俗、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都有機會變成一個個契機,促使他們去了解和思考。他們的思想觀念相互碰撞、相互影響,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分享彼此的知識、見聞和感受,增進了相互了解;相互的交流和溝通中,他們學會了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增進了彼此的感情和信賴。

  我曾經做過一次中國兒童國際參訪研習活動,從全國各地選拔出10個小朋友,把他們送到美國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學習和生活。雖然這對孩子們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但由於沒有家長的陪同,當孩子們坐上前往機場的大巴時,不安和緊張依然流露在他們的眼神裏。

  孩子們剛到美國的時候,我每天都會收到他們從大洋彼岸發來的的微信,告訴我對飲食的不習慣、對相處模式的不習慣、對文化氛圍的不習慣。然而,兩個月後,當孩子們結束了參訪回到北京時,出發前的驚慌失措、緊張不安,變成了神采奕奕、自信從容。下車時,他們跟我握手、擁抱的力道都大了許多。在經歷過交流學習之後,孩子們知道了怎麼與人相處、怎麼照顧自己、怎麼更好地保護自己。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們的成長進步,我做了一年的效果追蹤調查,家長們普遍反映,自己的孩子更懂事了,更能理性地跟父母討論問題了,在學習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因此,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交流不僅能為孩子們開啟了通往更廣闊的世界的大門,激發他們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和熱情,讓他們看到不同地域、不同教育體系、不同社會發展水準之間的差異,也對培養青他們的綜合素質,建立健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有裨益。

  反過來,以青少年之間的交流為契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交融也得以更加深入。不論因為地緣限制還是文化壁壘所囿,人們的認知和交流總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偏差和誤解,這種偏差和誤解甚至可能會直接導致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間的衝突。然而,民間交流則像文化交流的毛細血管,可以將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更自然、更流暢地進行。尤其是青少年之間的交流,則從民間交流的上游開始,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交融常懷初心,貫穿始終。

  當前,在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的大背景下,人人都有探知世界、加強交流的渴望和需求,都希望在與他人的互動和溝通中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民間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也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期待更多人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交流有更深的認識,以此推動中華智慧的延續和傳承,推動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推動人類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和完善。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