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十年建設成效顯著

2022年10月28日 09:53:00來源:中國發展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繼續致力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中也指出“支持臺胞臺企參與國家區域重大戰略,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高質量發展,讓臺灣同胞分享更多發展機遇,參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指導下,江蘇省昆山市順應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的大趨勢,主動作為、敢闖敢試,積極推動昆臺產業交流合作,持續深化昆臺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2013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在江蘇省昆山市設立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以下簡稱昆山試驗區),並同意建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的試驗區部省際聯席會議制度,支持昆山在深化兩岸產業合作、兩岸融合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2020年1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昆山試驗區范圍擴大至昆山全市,要求昆山試驗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支持臺資企業轉型升級,促進兩岸中小企業深度合作,在兩岸貿易便利、科技交流、金融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試,推動兩岸人才交流合作,進一步促進兩岸產業融合發展。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工作決策部署,近十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積極承擔牽頭部門職責,先後9次會同國務院臺辦等部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召開部省際聯席會議,針對臺企發展和臺胞需求在昆山試驗區先行先試134項政策舉措,涵蓋兩岸產業合作、貿易便利化、金融改革創新、民間交流等領域,支持昆山試驗區持續推動兩岸融合發展與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互促共進。

  比如,昆山綜保區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是由昆山率先創意、率先提出、率先落地的“首創”政策,有利于區內臺資企業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打通海關特殊監管區內銷渠道。目前,昆山試驗區內已有32家企業參與試點,開具內銷增值稅發票250.9億元。2019年,該政策在全國所有符合條件的綜保區內復制推廣。

  如今,超過一半的臺灣前100大制造業企業在昆山試驗區投資,10萬臺胞臺商在此安居樂業,兩岸融合之花綻放全城。

  合作共贏 制度創新引領產業核心競爭力再增強

  昆山試驗區設立的初衷就是為兩岸產業合作闖出一條新路、提供可借鑒的現實樣本。依托昆山試驗區部省際聯席會議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出臺實施一批含金量高、務實管用的支持舉措,持續助推昆臺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截至今年8月底,昆山試驗區累計批準臺資項目5726個,投資總額687.5億美元(包括第三地轉投資)。2021年,昆山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748.1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邁上1萬億元新臺階,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昆山地區生產總值的30%、工業總產值的40%、利用外資的50%、進出口總額的60%都來自于臺資企業貢獻。一組組數據足見“共同開創兩岸產業融合發展新局面”這一藍圖正在昆山試驗區化為生動實踐。

  同頻共振 臺企在轉型升級中深度融入“雙循環”

  科技創新是臺企邁向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高端的強勁動力。昆山試驗區開展了祖衝之自主可控產業技術攻關計劃,建立“揭榜挂帥”機制,通過高校院所技術轉移、共建聯合實驗室等方式,幫助臺企攻克技術難題。同時,創新推出“揭榜挂帥攻關險”,以“科技+保險”模式降低臺企研發投入風險。

  江蘇省臺企首單“揭榜挂帥攻關險”在昆山試驗區落地

  昆山試驗區還鼓勵臺企借助“一帶一路”平臺開展科技合作。捷安特等臺企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家頂級科研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引進國際專家50余人次,其中院士6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昆山試驗區支持在昆臺企積極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推行先進智能裝備和係統普及應用,加快建設智能生產線、無人車間和數字化工廠,推動管理技術升級與生產環節數字化改造,實現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臺企緯創資通獲評全球“燈塔工廠”,全面輸出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助力昆山工業企業轉型升級。

  機遇共享 “精神家園”讓兩岸同胞心靈更契合

  心安之處是故鄉。“要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密切兩岸交流合作,拉緊兩岸情感紐帶和利益聯結,增強兩岸同胞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中的要求,在昆山試驗區正逐步落地生根。

  “臺商一直想安定在一個地方永續發展。昆山就是這樣的地方,讓我們有了‘家’的感覺。”在昆山打拼近30年的昆山臺協會會長孫德聰,見證了昆山經濟的騰飛和日新月異的變化。

  在昆臺企搶抓發展機遇,加速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有的臺企積極布局新基建、電動汽車等朝陽產業,積極拓展內銷市場。有的臺企嵌入大陸產業鏈生態,成為小米、vivo、聯想等品牌的一級供應商。有的臺企與大陸企業合資成立子公司,建成投運國內最先進的、自動化程度最高的SMT智能生產線。

  10萬臺商臺胞來到昆山、融入昆山,這與昆山試驗區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宜居宜業的環境密不可分。5家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發揮品牌效應,累計培育400多個臺青創業項目。兩岸(昆山)產業合作論壇、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昆山媽祖杯”海峽兩岸慢速壘球賽等一係列經貿交流、文化體育活動,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昆臺融合風採。在昆山試驗區,兩岸同胞友誼升華、情感升溫、民心相融,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

  攜手共進 產業聯盟積極推動兩岸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進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等兩岸合作平臺建設”。在推進自身改革創新的同時,昆山試驗區積極與其他對臺合作高地共享建設經驗。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2019年6月,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臺辦等部委的精心指導下,昆山試驗區聯合廣西、四川、湖北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和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共同發起成立首個國家級對臺區積極域交流合作平臺——兩岸產業合作區發展聯盟。昆山試驗區一批先行先試政策舉措被聯盟成員單位復制推廣。昆山試驗區還積極引導有需求的臺資企業向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聯盟成員單位有序轉移,拓展臺資企業發展空間。目前,昆山試驗區已與湖北、四川、湖南、江西等地的近100批次招商部門建立交流互通機制,相關省市還派員到昆山試驗區學習鍛煉。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昆山試驗區獲批設立第十年。昆山試驗區這塊飽吸改革開放創新“活水”的“試驗田”正醞釀著更高層次突破,持續激發新活力,不斷擴大昆臺交流合作領域,使兩岸同胞加深相互理解、增進互信認同,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發揮新的更大作用。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係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