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臺商的“麵包情緣”

2017年12月22日 17:52:00來源:台灣網

鄧宇鈞在展示做好的麵包

  老臺商牽手新臺青

  來自臺灣高雄的鄧宇鈞曾當過兵、做過時尚設計,而一部講述熱血少年追逐麵包夢的動漫《烘焙王》改變了他的人生規劃。“用自己培養的酵母發面,再把小小的麵糰塑造出多變的造型,很有意思。”鄧宇鈞説,自己任性地放棄了學業,到高雄當地一家麵包店去當學徒。説是“任性”,是因為以他的年齡當學徒,算是“高齡”了,因為他的師傅也才20歲。

  雖然起步晚,但鄧宇鈞興趣強,有一股子的鑽研勁,一年半就出師了。出師後,他先後在澳門和美國的馬紹爾群島工作,隨後被廣東佛山一家食品工廠聘為技術總監。儘管職業生涯發展順利,但在他心裏,始終有一個念頭:攢錢,創業!

  王江明是一位有著三十多年管理經驗的臺灣職業經理人,退休前在廈門一家企業擔任董事長。作為一名麵包愛好者,此前每次往返兩岸,他都要為大陸的朋友們帶上一些臺灣的麵包。如今決定定居廈門後,朋友們都打趣説,退休後沒事多回臺灣帶些好吃的麵包吧。這讓王江明萌生了將臺灣麵包烘焙技術帶到大陸的想法。

  於是,經朋友介紹,輾轉一年,他找上了“80後”小夥鄧宇鈞。一個掌握精湛的麵包製作技術,一個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老臺商與新臺青因為志趣相投,一拍即合。

  軟歐麵包“登陸”廈門

  去年元宵節,鄧宇鈞在王江明的邀請下,從佛山來廈門考察烘焙市場。這次考察,讓他喜憂參半。喜的是,相比臺灣島內日漸飽和的市場,廈門市場上升勢頭明顯,市場空間很大。而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消費者更加重視健康,喜歡低糖低油的軟歐麵包,這正是他所擅長的。不利之處是,因為廈門是一座濱海城市,空氣濕度和含鹽度較大,這對發面的穩定性有負面影響。此外,商鋪租金高,不利於複製推廣門店。

  得知鄧宇鈞的擔憂後,王江明分析:氣候問題配備新風系統即可解決;而經營問題可以採用通路模式,前店後廠,以廠為主,只設一家體驗店。只要産品品質過硬,通過與超市合作供貨,同樣可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另外,不開設連鎖門店,從租金、人員、設備等方面節省下來的費用,還可以投入進一步的研發中。這讓鄧宇鈞豁然開朗。

  項目落在哪?王江明選擇了廈門雲創智谷智慧園區。園區建築的空間佈局很合理:一樓是停車層,乾燥、潔凈,有效隔離蟲鼠等;二樓有開闊的場地作生産車間,同時還有寬敞明亮的店面作為展示窗口,做麵包再合適不過了。

  更重要的是,雲創智谷還有走心的服務。“大陸有許多惠臺政策,但是臺灣青年往往不能充分理解,如果沒有人幫助,有時候填表都不知道填得對不對。”王江明説,在考察對接中,園區工作人員主動詳細了解他們的項目,表示園區有適合的活動可以邀請企業免費參加,同時也為後期協助申請優惠政策做準備,這些細節打動了他。去年4月,王江明與鄧宇鈞的麵包工廠“滬尾一號”在雲創智谷開張,第一天就賣出了800多個麵包。

  創業要敢於走出來

  記者日前到雲創智谷園區採訪,園區內一家綠色歐式風格的復古小店很是吸引眼球,這就是“滬尾一號”的體驗店。復古櫥窗內,整齊陳列著30多種麵包。

  鄧宇鈞隨手拿起兩款麵包放到了一張白紙上。“麵包含油量越高,紙張就越容易被滲透。”他告訴記者,如今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健康,選擇麵包講究低糖低油。因而,“滬尾一號”推出的産品,全部以無糖無油的標準製作,在保持原材料的口感和美味的同時也保證健康。

  “我們500多平方米的烘焙工廠已于去年6月正式完工,當年11月份又通過食品SC認證。園區各方面的保障和支援很到位,讓我們能以最快速度進入工作狀態。”鄧宇鈞説,他們與元初食品等本土中高端超市合作,供應範圍不斷擴大。而主打的軟歐麵包,也深受年輕人喜愛。

  滬尾港是臺北淡水港的舊稱,取名“滬尾一號”,表明來自臺灣。開業以來,“滬尾一號”業績搶眼,每月營業額都有幾十萬元。“今年滿産的話,我們有信心做到年銷售額2000萬元。”王江明説。

  鄧宇鈞表示,企業今年計劃多元化經營,多渠道拓展通路。一方面借助電商平臺,採取線上接單,線下取貨的銷售模式,擴大供應範圍,另一方面則選擇合適的産品組合,依託廈門豐富的旅遊資源推出伴手禮。

  “對於創業者來説,最重要的是市場。而兩同根同源,臺灣青年未來的市場可落在大陸。”王江明説,臺灣青年只有走出來創業,在溝通互動中開拓眼界和思維,才能發現一片新天地。(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何建峰]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