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崑曲人“崑曲之鄉”話傳承議發展

2019年05月17日 14:46: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南京5月17日電(記者劉巍巍)2019年海峽兩岸(昆山)崑曲交流演出暨“518”崑曲申遺紀念活動,16日晚在崑曲發源地江蘇昆山啟幕。兩岸崑曲人共抒創新體會,共話傳承使命。臺灣昆劇團團長、著名崑曲學者洪惟助説,崑曲交流是兩岸交流的典範,在雙方共同呵護下,傳承之路將越走越寬。
  “上世紀90年代,上海昆劇團赴臺演出,由此開啟兩岸崑曲交流大門。”崑曲表演藝術家、原上海昆劇團團長蔡正仁回憶説,“破冰之旅”在島內掀起崑曲熱潮,臺灣觀眾的熱情給予大陸崑曲人鼓舞。
  如今,一批批優秀崑曲藝人在臺灣成長、成熟,見證這一歷程的洪惟助尤感欣慰。1991年,他與曾永義教授在臺灣共同主持“崑曲傳習計劃”,10年間培養崑曲愛好者400余人、專業演員20余人,學習摺子戲40余折。2000年,洪惟助又創辦了臺灣昆劇團並擔任團長,持續推動臺灣崑曲傳承和兩岸崑曲交流。
  “兩岸崑曲人相互扶持,互補有無,讓崑曲從一個寂寞的劇種變得為民眾所重視。”洪惟助説,對崑曲保護和傳承産生的效應,已不僅僅是加法,而是乘法。
  “2001年崑曲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後,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期,加速度來自於兩岸的共同傳承保護。”蘇州昆劇院院長蔡少華説,吸引大量年輕“粉絲”的青春版《牡丹亭》就是兩岸崑曲界攜手打造的經典作品。
  “不限于崑曲表演本身,而是向文化層面、教育層面滲透,共同探尋崑曲文化精髓。”蔡少華説,未來,兩岸崑曲交流將更趨密集,北大校園傳承版《牡丹亭》不日將赴臺灣高雄演出。
  在紀念活動的兩天時間內,將有兩場兩岸崑曲經典摺子戲專場匯演在昆山當代昆劇院舉行。《白羅衫詰父》《楊家將擋馬》《燕子箋狗洞》等文武好戲,將為觀眾集中展示崑曲之美。
  昆山是大陸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資企業最密集、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成立於2015年的昆山當代昆劇院發揮崑曲文化媒介作用,多次開展臺胞崑曲體驗、臺商臺屬專場演出等活動,助力昆山打造大陸臺商“精神家園”。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