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人文名家臺北再開講 暢談“傳統文化與藝術創作”

2018年09月19日 08:3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由九州文化傳播中心主辦的“兩岸人文名家講堂”18下午在臺北敏隆講堂開講。來自兩岸的六位專家圍繞“傳統文化與藝術創作”主題,從民間藝術、文學、非遺、新聞傳播等角度,向臺灣青年和社區民眾詮釋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北京燕京八絕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清宮造辦處第六代傳人柏群的講學主題為《燕京八絕與宮廷文化》。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京秀,八絕的來歷、工藝特點、傳承情況等,柏群娓娓道來。代表性器皿的精美圖片也在現場一一展示。精彩的講座內容,使聽眾沉浸其中。

  接受媒體採訪時,柏群表示,希望通過燕京八絕精緻作品講析,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兩岸之間相互交融、和諧發展。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沙馬拉毅在題為《彝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演講中,描述了彝族在漫長歷史進程中創造的燦爛文化,包括文字、曆法、宗教、文學、美術、工藝、民俗等,尤其細緻講解了婚喪嫁娶習俗、火把節、十月太陽曆等。

  愛音斯坦FM創始人解常松的分享以《愛音斯坦FM與聆聽歷史的聲音》為題。據介紹,以傳遞華語世界聲音,服務全球華人、直播美麗中華為目標的愛音斯坦FM,因應兩岸用戶對文化、歷史、旅遊的熱愛,打造精品內容。目前,前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臺灣廣告界名人范可欽等人相關內容已首發上線。第二屆“海峽兩岸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賽”也在火熱進行中。

  此外,中國孔子基金會文化大使徐國靜、臺北教育大學教授孫劍秋、臺北市立大學語文研究所博士楊曉菁還分別講述了中華傳統的月亮文化、漢字的豐富內涵,以及古典小説與劇本創作的聯接與創新等主題內容。

  主辦方表示,兩岸文化豐富久遠,希望通過兩岸人文名家講堂的分享,搭起兩岸交流平臺,傳遞中華傳統文化。

  據悉,兩岸人文名家講堂今年2月9日首次在臺北開講。姜昆、劉雪楓、龔靜染、羅智成彼時進行了精彩演講。(完)

[責任編輯:劉雅楠]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