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電影《十三行》開機拍攝 兩岸影人合作唱響盛世華章

2018年06月14日 16:25:00來源:台灣網

6月14日,電影《十三行》在北京舉辦別開生面的開機儀式

6月14日,電影《十三行》在北京舉辦別開生面的開機儀式。(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供圖)

  台灣網6月14日北京訊 (記者 馬一娜)當今天我們享受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進口商品時,可曾記得當年中國的絲綢茶葉是如何風靡全球?6月14日,電影《十三行》在北京舉辦別開生面的開機儀式,各投資方代表、電影主創和民俗專家與媒體記者歡聚一堂,宣佈這部凝聚了各方心血的海絲文化題材人文歷史大片在經歷1990天精心創作籌備後,正式開機拍攝。

  精良製作重現商行誠信厚德

  當天的開機儀式主題為“重溫歷史,復興經典”,《十三行》電影劇組以此主題來表達海峽兩岸電影人對中國傳統“十三行”海絲文化影視題材的積極參與態度。拒絕奢華鋪張,鍾情匠心獨運,《十三行》劇組特意在開機儀式現場以濃郁廣粵風格指導美術設計,甚至邀請到廣繡傳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民俗文化獎”得主,著名絲綢語服飾文化藝術家屈汀南先生,帶著他的十三行服飾收藏和設計作品現身開機儀式,並現場演示廣繡技藝。

  據導演解禮民介紹,電影《十三行》人物的服裝服飾均由屈汀南先生親手為各位演員量身縫製,力求真實、精美,兼濟古今;參與編劇的歷史顧問、研究十三行文化的專業學者羅三洋則表示,鼎盛于清代康乾盛世時期的十三行,曾成就中國海上對外貿易的奇跡,當時的十三行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商人誠信厚德的優良傳統和中國商品形美質優的産品特質。數百年前,出自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等就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爭相進口的奢侈品,而在廣州經營進出口貿易的十三家商行則掌握了當時政府幾乎全部的中外商業交易,並訂立行業公約,要求各家商行價格公道、明令禁止假冒偽劣商品等,中國人的仁義誠信、厚德良善也隨著海外貿易遠播世界。

  兩岸影人合作弘揚文化自信

  來自中國大陸的青年演員蔣承洋、臺灣演員宋彤以及劇組自主進行全國海選出的郭雪夢也出席了當天的開機儀式,解禮民導演介紹説,電影創作始於2012年11月12日,籌備過程歷經1990天,已探訪海上絲綢之路多個沿線國家和城市,由起初單一的電影創作和拍攝已經昇華為一種文化責任,希望兩岸電影人通力合作,讓十三行歷史文化這艘大船,承載著海上絲路文化和中國的優秀歷史傳承,駛向多元、跨界合作的國際文化交流舞臺。

  據了解,《十三行》將在甘肅華池縣開機拍攝,並主要在華池和廣州兩地取景拍攝。導演解禮民表示,之所以選在甘肅華池這個陜甘寧革命老區和國家貧困縣開機拍攝,緣起于電影主人公之一的西北繡女與廣繡傳人精誠合作的故事情節:“我們國家的電影人,特別是兩岸青年演員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在此積極呼籲同行們用文化扶貧、用電影的拍攝來帶動當地脫貧。”

  本片攝製方代表、九洲音像出版公司副總經理冀小冬則在開機儀式上呼籲電影人,特別是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年演員們,通過精心創作電影《十三行》,通過“一帶一路”這一新時代的文化符號,以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新時代的文藝氣象弘揚民族文化自信,引領中國電影文化新風尚。(完)

導演解禮民。(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供圖)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副總經理冀小冬。(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供圖)

電影《十三行》開機儀式。(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供圖)

主創從左到右:蔣承洋 宋彤(臺灣)解禮民(導演) 郭雪夢 葉麒聖。(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供圖)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