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探訪千年古剎三平寺 閩臺文化血脈相承的歷史見證

2018年05月18日 08:5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建平和5月18日電 (張金川 葉秋雲)“三平祖師信仰是植根于海峽兩岸民間的精神紐帶,是閩臺文化血脈相承的歷史見證。”福建漳州平和縣三平風景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周建陽17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當天,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與中國新聞社福建分社聯合拍攝的大型叢書《攝影家眼中的方志》拍攝小分隊來到平和縣三平風景區。

  三平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總面積20平方公里,中心景區12平方公里。記者看到,三平寺內香火鼎盛,前來進香的香客絡繹不絕。三平寺為三進三開間的古樸殿宇,主體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在蛇形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半殿)、大雄寶殿、祖殿、塔殿。

  據了解,寺內目前保存較完好的文物古跡有唐宣宗皇帝敕封的“廣濟大師”聖旨牌、三平祖師公(石公)真容石刻神像、四肢關節可以活動的樟木祖師公雕像、毛氏洞石幢和眾多的碑銘石刻。

  在祖殿內,樟木祖師公雕像前的梁、柱等上部分建築呈黑色,與其他部分顏色不同。據三平寺工作人員介紹,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是前來進香的香客眾多,特別是正月期間,香煙將其熏成黑色,可見香火旺盛。

  “三平寺為晚唐高僧楊義中禪師于唐會昌五年(西元845年)創建,至今已有1173年曆史。”周建陽介紹説,三平寺幾經海內外信眾捐資修建,千年古寺已修葺一新,顯得更加金碧輝煌。

  周建陽稱,明清時期,三平祖師信仰隨先民遷徙傳播到臺灣,目前臺灣有三平祖師分廟50多座,信眾上百萬人。“每年到三平寺祖廟朝聖的臺灣遊客達數萬人,三平寺已成為漳州對臺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據悉,在臺灣的臺南市、屏東塔樓、高雄新光裏、嘉義瀾潭等地分廟,每年都會舉行三平祖師信俗活動,參加的信眾達一百多萬人,顯示出兩岸三平祖師文化信俗的同根性。

  2014年,三平祖師信俗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三平祖師信俗中“借錢習俗”最具特色。香客從三平祖師塔殿的佛龕中求取若干枚錢幣,帶回錢幣從事商賈或種養等經濟活動,收穫利潤。來年進香時親自奉還向祖師公所借錢幣,並把許諾的利潤分成捐獻給祖師公。此習俗在三平祖師信眾分佈區域影響根深面廣,形成代表性的閩南商貿民俗文化。

  在三平祖師文化園內,一尊廣濟義中禪師銅像總高22.88米。周建陽表示,寓意十全十美。該銅像身高18.06米,蓮花座2.60米,金剛座2.22米。

  周建陽表示,三平祖師文化影響深遠,信眾遍佈36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內外的分廟350多家,信眾逾1個億,每年前往三平寺朝聖旅遊的遊客達100萬人次。不僅在閩南、粵東地區家喻戶曉,而且聞名于臺、港、澳地區和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等東南亞國家。

  相關人士稱,三平祖師信俗是海峽兩岸民眾共同信仰的集中表現,同時也成為凝聚人心,擴大對外交流,增進兩岸情誼的重要載體。(完)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