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通訊:講繪本助殘障 臺灣實習生在首圖的實習生活

2018年08月13日 09:01:00來源:中新社

  “西瓜用英語怎麼説?”“你們知道毛毛蟲是如何變成蝴蝶的嗎?”近日,在北京首都圖書館少兒閱覽室,多位來自臺灣的實習生用中英文與小朋友們親密互動。

  由中華文化聯誼會、北京市文化局共同主辦,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第三屆“臺灣學子暑期文化實習月”活動7月下旬開幕,來自京臺兩地高校的20名實習生分別進入國家大劇院等文化機構實習。潘家洋等4名臺生和1名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學生來到首圖。

  英文係學生潘家洋發揮專業優勢,中英文交叉講述了《饑餓的毛毛蟲》的故事。這是一本他小時候曾看過的英文繪本,此次又在首圖與小朋友們分享,“他們小小年紀都會説一些英文單詞了,很棒,不過他們容易走神,要通過復述等方式把注意力抓回來。”

  楊皓森、張鈺苓、翁千琛等三位臺生則在一旁協助。故事結束後小聽眾們熱烈鼓掌,實習生們又現場發放了紙和顏料等工具,手把手教大家製作紙蝴蝶,現場其樂融融。

  夏日炎炎,最近半個月,四位臺生每天都要跨越近20公里,從位於北京西北方的住處來到地處東南方的首圖,這種“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對他們來説是一種難得體驗。“以前也曾多次來大陸旅遊,但這次卻能深入圖書館等公共服務機構體驗,與北京民眾有了更多直接交流,比較特別”,潘家洋説。

  除為北京的小讀者講故事外,翁千琛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為殘障人士提供引導服務。“首圖專為視障視弱群體打造了觀影文化中心‘心閱影院’,有工作人員用旁白方式把電影畫面描述給視障人士,這個我以前沒有見過,希望臺灣也有這種活動。”她還期待從臺灣師範大學設計係畢業後能來大陸工作,“畢竟這邊機會多,人也很親切”。

  連續三年擔任臺灣實習生的指導老師、首圖工作人員董玥告訴記者,臺灣實習生態度認真,從不遲到早退,希望這段經歷能讓他們開闊視野,更加了解大陸。

  下班後,首師大學生張京靈會帶著臺灣小夥伴訪古跡、吃美食,盡地主之誼。她把吉他借給了愛唱歌的楊皓森,也被回贈了一本關於臺灣鐵路旅行的書,以備下次赴臺深度遊之用。

  向記者展示完自己拍的國貿夜景,楊皓森輕聲哼唱了大陸歌手宋冬野的《莉莉安》。他説,感覺大陸與臺灣的同學沒什麼差別,大家喜好也差不多。(作者 李晗雪 鄭巧)

[責任編輯:劉雅楠]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