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中小學校長來京進行文化參訪 感悟文化傳承

2018年10月22日 10:52:00來源:台灣網

百餘名臺灣中小學校長及老師與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在故宮留念。(台灣網 張露露 攝)

百餘名臺灣嘉賓在大成殿前祭拜孔子。(台灣網 張露露 攝)

  台灣網10月20日北京訊 (記者 張露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飲水思源,師恩永存;傳道解惑,關懷備至……”孔廟大成殿前,百餘名身著漢服的臺灣嘉賓宣讀尊師誓詞,通讚恭讀祭文,向至聖先師孔子行四拜高揖禮。

  10月19日,作為第四屆京臺基礎教育校長峰會的系列活動,百餘位來自寶島臺灣的中小學校長、教師及幼兒園園長走進孔廟、國子監和故宮,進行文化參訪活動,感悟中華傳統文化深厚底蘊。

  祭拜孔子,學無止境 

身著漢服的臺灣嘉賓交流國學禮儀。(台灣網 張露露 攝) 

  走進國學聖地,臺灣嘉賓換漢服、正衣冠。在彝倫堂聽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館長吳志友講解國子監的歷史淵源,以及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古人拜師,要以“釋菜、舍菜”為禮,不用牲牢帛幣,菜雖禮薄,卻蘊含著學生對先師的崇敬之心和一心向學之志向。隨後,在通讚的帶領下,嘉賓們進行祭孔典禮,並觀看禮、樂、歌、舞表演。

學生進行禮、樂、歌、舞表演。(台灣網 張露露 攝)

  花蓮縣鳳林中學校長羅崇禧,在參加完拜祭孔子儀式後告訴記者,孔子是教育工作者的典範,京臺兩地進行這樣的文化交流活動,是促進彼此學習、互相成長的好機會。有了這樣的良性互動,相信兩岸可以更好的交流合作。

  臺北市敦化小學校長柯文賢認為,兩岸同文同種,通過活動,他感受到近幾年大陸對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視,“重視程度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臺灣。”

  “我看到這邊的孩子不管是在習慣的養成、禮貌,還是在文化的傳承都做得很好,讓我感到傳統文化在這裡紮根。”新竹縣竹北小學校長吳禮瑟在實地參訪後收穫良多,“大陸在文化傳承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她表示回臺灣後,會對自己的工作做相應“調整”,吸收大陸優秀經驗。

  重走故宮,感悟文化傳承 

導遊向臺灣嘉賓講解故宮歷史及文化。(台灣網 張露露 攝)

  “現在所走的是五百多年前就存在的道路……”踏在紫禁城正門,導遊細緻的講解讓臺灣嘉賓放慢腳步,體味這裡曾經的莊嚴肅穆。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特別出席,為嘉賓講解故宮歷史以及故宮文化傳承。(台灣網 張露露 攝)

  “一生一定要親來一次故宮!”跨過金水橋,走過太和門,雖有一些地方在整修,但仍掩蓋不住故宮的雄偉壯觀。

  “這裡的建築太漂亮了,”臺灣新竹縣前教育局局長鄭飄告訴記者,雖然是第二次來到故宮,但看著眼前的宏偉建築,心情依然非常激動。

宏偉壯觀的故宮。(台灣網 張露露 攝)

  鄭飄談到,近年來,大陸在中華文化的傳承、教育方面取得了飛速的發展進步;臺灣的教育過去也做得不錯,但目前似乎有些“停滯”,因此大陸的經驗值得觀摩、學習。兩岸文化的交流,尤其讓年輕的學子多接觸,能幫助他們增進對中華文化的全面了解。

  據悉,第四屆京臺基礎教育校長峰會由北京市臺辦、市教委和西城區政府共同主辦,本屆峰會以“面向未來的基礎教育”為主題,面對兩岸關係的複雜形勢,繼續深化往屆京臺基礎教育校長峰會的初衷與成果,將京臺基礎教育交流與合作不斷引向深入,促進京臺兩地基礎教育共同發展、融合發展。(完)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