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連泰瑞:改革開放四十年 我們是臺胞紮根大陸的見證者
2018年11月16日 15:54:00來源:台灣網
上海麥可將文創園區總經理連泰瑞。(台灣網 張玲 攝)
台灣網11月14日上海訊 (記者 雍紫薇)“這些樹都是90年代初父母剛來上海創業時親手種下的,它們是我們兩代臺商在上海創業的見證者。”上海麥可將文創園區總經理連泰瑞望著窗外參天大樹不禁感嘆道。
古老的廠房、鐵銹的機械、林蔭的小道,無不透露著這座位於上海閔行區七寶鎮的老廠區所保留著的時代印記。但當我們走進園區,卻被眼前各式各樣的文創小店所吸引,這裡集聚體驗、教育、展會、消費、飲食為一體,融合了很多獨家的工匠、設計及文創商業模式,如今已經成為兩岸文創界赫赫有名的園區品牌。
企業轉型升級 見證改革開放四十年
“這些花盆都是可以移動的,這是用之前的拉沙推車改造的,我父母現在回來看見它們還特別感動。”連父作為最早來大陸打拼的臺商之一,1992年來到上海投資建設麥可將服裝廠。伴隨上海商務成本提升,2009年麥可將工廠遷址江西,原廠房改成了用於出租的辦公樓,交給連泰瑞打理。
隨著大陸産業升級,臺商紛紛謀求轉型,“我從小喜愛藝術,心中一直有個文創夢”,連泰瑞懷著對文創的熱愛,利用臺灣優勢資源,以及大陸良好的發展前景,他將這個想法告訴了父母,得到父母的大力支援。2015年下半年,老廠區變成了麥可將文創園。
在閔行區臺辦的幫助和支援下,幾年間麥可將陸續吸引40家兩岸文創企業入駐,分別處於草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且分佈于陶瓷、玻璃、皮革、木工、黏土、鐵藝等不同文創業態。園區內的文創業者,有的作品上了大型成就展,有的在國際上比賽獲獎。
“麥可將很幸運進行了轉型升級,我們跟上了時代的步伐,見證了大陸改革開放四十年帶來的巨大變化,希望能在服務業爆發的年代打造一個文創平臺。”雖然上海麥可將文創園才剛剛起步,但在連泰瑞心裏卻已經有了一種使命感。
抓住發展機遇 兩岸文創資源互補
去年12月,上海出臺了加快文化創意産業創新發展的“文創50條”。2035年,上海將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産業中心”。
“文創産業的發展需要大量人才”,連泰瑞強調,文創是臺灣的優勢産業,但目前臺灣面臨人才飽和、市場萎縮的狀況,“兩岸文創産業的互補效應,將吸引更多臺灣青年文創人才到大陸發展。”
如今,越來越多臺灣文創業者將麥可將文創園視為“試水”大陸市場的首站。今年9月,麥可將文創園獲得了國臺辦授予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稱號。
“我希望臺灣青年能夠抓住時代發展機遇,結合自身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面對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來大陸求學、實習、創業,連泰瑞為他們提出自己的建議。
惠臺措施頒布 在地臺胞享受同等待遇
2月28日,《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措施”)發佈實施,同年6月,上海市《關於促進滬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即日起正式發佈實施。 《實施辦法》共有55條,其中有28條措施涉及努力為臺資企業在上海投資及經濟合作領域給予與本市企業同等待遇,另外有27條措施涉及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55條措施中,有近20條是與文創相關的,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出版。”連泰瑞表示,以前臺灣的刊物和書籍到大陸這邊出版,要經歷漫長的程式和時間,很多人在嘗試之後也會想要放棄;“55條”措施出臺後,刊物出版的審批時間大大縮短,鼓勵了更多臺灣的圖書刊物到大陸來出版,這對於兩岸出版業界而言是非常巨大的改觀。
“令我感觸最深的,自然是居住證的申領。”連泰瑞告訴記者,自己剛到大陸來的那幾年,在事業和生活上面臨諸多的不便。“買房、看病、孩子入學等,都是廣大臺灣同胞急需解決的問題。”而在臺灣居民居住證開放申領後,一切似乎都變得煥然一新。“有了它,我們也能辦理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工作和生活中也更加便利,解決了‘後顧之憂’。”
“‘同等待遇’並不是一句空話”,連瑞泰説,措施的頒布,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也讓廣大臺胞更有信心在大陸紮根發展。(完)
[責任編輯:汪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