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屆兩岸民間圓桌論壇舉行 “牽起兩岸交流合作的線”

2018年11月01日 13:16:00來源:新華網

  “已經有段時間兩岸沒有這麼大的交流活動了,而且今天大家討論的話題都很接地氣,實在難得的。”在首屆兩岸民間圓桌論壇採訪現場,記者遇到一位臺灣同行,臺灣中天電視臺大陸新聞中心記者金蜀卿。她不時在本上記著筆記,説起採訪感受,她興奮地作出上述表述。

  首屆兩岸民間圓桌論壇,是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臺灣兩岸圓桌論壇協會于10月29日和30日在北京共同主辦的。來自臺灣工商、文化、青年等社團負責人,各界民間代表人士和大陸有關機構團體負責人、相關專家學者等150余人參加,大家就推動落實“31項惠及臺灣同胞措施”,加強兩岸産業、經貿、文化、青年合作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搭建溝通對話平臺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根基在民、動力在民。兩岸民間圓桌論壇旨在搭建具有突出民間性的兩岸交流新平臺,廣納眾智、匯集良策,促進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全國臺聯會長黃志賢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説,希望以論壇為平臺,讓兩岸各民間團體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團結合作,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聚民意、集民力、培動力,書寫增進兩岸民間交流的新篇章。

  論壇上,臺灣嘉賓表達的也是相同心願。臺灣兩岸圓桌論壇協會理事長張顯耀在開幕式上表示:“臺灣民間的聲音普遍認為兩岸關係不能停,更不能斷。兩岸唇齒相依、休戚與共,而對話的關鍵在堅持‘九二共識’。”他認為,兩岸民間圓桌論壇要搭起兩岸溝通、對話、合作的新平臺,“讓兩岸雙方的産業界、學術界、文化界借這一平臺進行溝通對話及合作,牽起兩岸交流合作的線,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論壇還發佈了共同倡議,提出堅定不移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加強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産業合作創新、傳承弘揚中華文化、聚焦兩岸青年共同發展等6方面內容。

  30日,部分臺灣代表拜訪了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廣電總局等部委,並赴北京中關村創客小鎮交流。“我們這個論壇不是‘談完就拜拜’的學術研討會,各小組直接與相關部委對口,可反映和解決問題。”張顯耀表示,圓桌論壇是很好的平臺,今後會追蹤並落實倡議內容。

  把脈兩岸産業合作

  “融合發展、互利共贏”的是本屆論壇的主題,兩岸産業合作發展自然成為重要議題之一。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教授朱磊認為,兩岸産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臺資企業正面臨有利的、與大陸企業享受同等待遇地參與大陸經濟發展的歷史機遇,兩岸將有機會共同打造新興産業鏈。

  “有人質疑兩岸經貿關係已經走向競爭,合作空間消減,這完全是誤導。”臺灣展騰投資集團執行長韋伯韜説,事實上,兩岸經濟産業合作正進入“深水區”,恰恰需要建立長效機制。大陸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惠臺措施,為臺企臺胞提供同等待遇、創造發展機遇,切合了廣大臺灣民眾的需求,必將促進兩岸産業交流從合作走向融合。

  “加強兩岸産業合作,提升中華民族核心技術競爭力,對我們應對挑戰非常重要,對臺灣提升發展空間也非常有益。”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仇開明表示。

  臺灣兩岸圓桌論壇協會總召集人尹啟銘則發表了題為《關鍵時刻兩岸産業融合發展共創未來》的主旨演講。他説,臺商在大陸發展已進入成熟期,77%的臺灣上市櫃公司都在大陸有投資。從一開始將大陸作為外銷訂單生産基地,到眼下伴隨投資環境變化和企業升級轉型,大陸正逐漸成為越來越多臺商的創新及內銷基地。“增強定力,加強合作,兩岸一起賺全世界的錢。”

  聚焦青年發展議題

  “産業是兩岸骨幹,經濟是兩岸基礎,文化是兩岸根本,青年是兩岸希望。”與會嘉賓認為,目前大陸企業有轉型升級需求,這對於到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是不可多得的機遇。網易公司創始人、北京創業公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丁磊表示,願提供平臺,將有關大陸市場、政策的資訊更有效地傳達給臺灣青年,幫助他們更好地在大陸發展。

  而除了出臺惠臺政策,文化影響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臺灣中天電視臺董事長兼總經理潘祖蔭告訴記者,兩岸交流合作的基礎就是中華文化,無論兩岸局勢如何變化,聯結兩岸的“根”不會斷。他認為,在新的發展情況下,兩岸可以考慮共同拍攝品牌影視劇,亦增進兩岸民眾之間的理解與認同。

  記者在論壇現場看到,兩岸合作編劇、共同出資金拍攝的電視劇《早安,機長先生》和《雲水謠》舉行了簽約儀式,預計明年6月拍完後在兩岸上映。

  在今年大陸釋出惠臺31項措施後,越來越多臺灣青年藝人希望能西進打入大陸市場,圓桌論壇現場也出現了臺灣“小鮮肉”的身影。臺灣金鐘影帝吳慷仁、臺灣知名男藝人李國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臺灣戲劇在題材上受限,而大陸的劇本豐富多元,尤其是宮廷劇、戰爭劇非常棒,比如近來的大型古裝劇《延禧攻略》在臺灣十分走紅,可惜的是臺灣演員基本上沒機會參與。“期盼兩岸互相合作,大家把各自的優點相加,發揮1+1>2的效果,讓更多華人影視項目走向國際,讓全世界看到。”李國毅説。(記者 汪靈犀)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