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專家:臺應搭上大陸共用經濟列車

2018年10月17日 13:27: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報棲霞10月16日電 (記者王平)“臺灣發展共用經濟一定在臺灣之外”,在山東省棲霞市舉行的一場研討會上,兩岸與會專家表示,臺灣應把自己的競爭優勢“鑲嵌”入大陸的共用經濟平臺之內,才能搭上時代列車。

  當天,由海峽兩岸城鄉發展合作委員會主辦的“長春湖對話暨共用經濟的理念與實踐”研討會在棲霞市舉行,30余位兩岸學者和業者就共用經濟各抒己見。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謝耘在主旨演講中表示,繼工業化和資訊化革命之後,人類正在經歷智慧化革命。未來,共用經濟不但將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還有可能帶來社會多方面變革,人們應以更開放的態度面對更開放的未來。

  臺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龐建國表示,大陸是世界共用經濟領域的領頭羊之一,臺灣必須把自己的競爭優勢鑲嵌進大陸共用經濟的平臺,才能搭上共用經濟快車。他認為,網際網路雖然提供了交流渠道,但若文化和語言不同,溝通仍會有巨大的隔閡。兩岸同文同種,發展共用經濟的溝通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幅降低。

  “我們現在已經不提有機農業,而是説‘友善農業’”,臺灣品牌農業推廣協會理事長張玉成説,臺灣一些農場在經營中把農業生産、食品加工、文化旅遊、教育推廣等結合在一起,體現了共用理念。他表示,願與大陸各地分享臺灣在共用農業發展方面的經驗。

  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樊會文説,臺灣發展共用經濟的舞臺一定在臺灣之外,因為共用經濟強調大容量,大市場,才能降低成本。對臺灣來説,大陸無疑是各方麵條件最佳的共用經濟平臺。

  多位與會專家學者還建議,要建立兩岸共用經濟資訊交流平臺,推動發展共用實踐平臺,呼籲全社會共同支援共用經濟發展,並積極提供政策配套支援等。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