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投資更便利 對臺更開放

2018年08月17日 09:47:00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福州8月16日電 (記者 龍敏)福建省商務廳16日通報,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以來至2018年7月新增企業71298戶,註冊資本16072.5億元人民幣。

  專家指出,自2015年4月21日掛牌以來,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形成了大量可複製可推廣經驗,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推動投資更便利、對臺更開放。

  不斷創新兩岸合作機制

  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教授稱,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紮實推進貿易投資領域改革,提升了投資便利化水準。

  過去3年多,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對境外投資實行以備案制為主的管理方式,建立對外投資合作“一站式”服務平臺,構建起準入環節自由開放、註冊環節便捷高效、建設環節透明優化的投資管理創新體系。

  同時,《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的具體任務要求就包括探索閩臺産業合作新模式。過去3年來,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不斷創新兩岸合作機制,在推動兩岸貨物、服務、資金、人員等各類要素自由流動方面先行先試,為深化兩岸合作探索新的思路。

  官方統計數字顯示,截至今年5月,總體方案確定186項重點試驗任務已落實97.8%,先後推出創新舉措310項,其中對臺先行先試71項,全國首創106項。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自貿試驗區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利平認為,進入高端技術産業和服務業時代,自由貿易試驗正推動福建贏得對臺新優勢,吸引臺資臺商。

  多位專家受訪時也指出,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在實施過程中仍存難題待解,比如政治因素制約明顯、臺灣方面對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關政策知曉率不高、監督合作機制有待完善、産業對接能力較弱、專業人才短缺、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仍需加強等。

  專家建議四方面推動對臺先行先試

  黃茂興建議四方面推動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對臺先行先試:

  其一,推動對臺貨物貿易自由貿易。優化現有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模式,出臺精準政策;賦予監管單位靈活的自主權,提升監管能力等。

  第二,促進兩岸往來便利化。進一步完善硬體設施,優化政策環境築巢引鳳,為臺灣青年提供便利的資質、職稱認證通道,促進兩岸學歷、職稱、資質等資格的互通認證。

  第三,推動閩臺金融合作。加強兩岸金融行業、協會等非官方組織的往來與溝通,促進兩岸的金融合作;著力推進網際網路金融,擴大金融開放,如跨境網銀、跨境電子商務支付;促進兩岸金融監管合作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完善監管合作機制等。

  第四,促進閩臺産業對接。擴大農業合作領域,促進農業科技要素産品的貿易往來以及農業生産加工裝備的進出口;推動閩臺服務業開放,加快形成更為完整的合作機制,推動大陸企業更好地走出去。

  王利平則認為制度創新至關重要。他建議,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應聽取臺商和臺胞的建議並了解執行效果;採用社會第三方機構參與招商引資,反映問題,解決問題;機制創新方面可吸取臺灣現代化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以産業合作推動機制創新。(完)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