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青陳雙卯:用公益“點燃”年輕人

2018年06月08日 09:24:00來源:新華網

  十年前,臺灣青年陳雙卯放棄令人羨慕的“金領”身份來到上海,進入復旦大學攻讀國際工商管理碩士。那時的他未曾想過,自己會在大陸找到人生的“另一半”,並和公益結緣,將其作為全身心投入的事業。

  一切緣起于他加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愛心公益會”。在這個公益社團裏,他和夥伴們一起組織過很多活動。其中,2009年赴寧夏西吉縣的一次“特殊支教”令他印象最為深刻。西吉曾被聯合國稱為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艱苦的環境和窮困的家庭急需人們的幫助。

  “復旦有長期扶助項目,會派愛心委員會的成員到西吉收集和評定申請書,每學期會給需要的孩子一些資助。孩子們窘迫的生活和渴望改變的眼神深深震撼了我。”陳雙卯説,比改變生活更重要的是改變孩子們的精神狀態。他不想只是捐錢捐物,而是希望通過一套精心設計的課程,讓這些孩子們能學會表達,在精神上振作起來,做“快樂自信的自己”。

  這次名為“我很棒”的夏令營,令陳雙卯發現了艱苦生活背後孩子們的豐滿心靈,體會到公益的快樂,也收穫了美麗的愛情——由18位志願者組成的團隊中,那位有著大大眼睛和純真笑容的大陸女孩周穎,後來成了他的“另一半”。

  2010年6月,行將畢業的陳雙卯和周穎放棄了已經到手的理想職位,與另外三位夥伴一起創辦了上海復啟教育諮詢有限公司。這家專注于青少年領導力培育的公司,成為此後他們開展公益事業的“助力器”。

  在復啟走上正軌之後,陳雙卯又和夥伴們註冊成立了民辦非企業組織賦啟青年發展中心,並先後啟動“Diggers(挖掘者)青年領袖教練計劃”,以及關注非滬籍隨遷子女的“新公民之聲”公益項目。

  “我們在採訪和調查中發現,隨遷子女需要面對來自學校、家庭、就業、人際交往等多方面的壓力,自我認知和價值感偏低。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這些孩子賦能。”陳雙卯説。

  據悉,“新公民之聲”旨在幫助隨遷子女群體立足自我視角進行觀察和探索,確定職業發展方向,並通過實地觀察體驗適應“職業人”角色,從而實現社會融入。數年來這一項目累計開展了200多次活動,近1.2萬名隨遷子女參與。

  有趣的是,“青年領袖教練計劃”中許多熱心公益的Diggers,經過培訓後轉化成為“新公民之聲”的志願者。他們中的不少人後來走上教育公益的創業之路,或者進入企業的社會責任部門,通過不同方式延續著他們的公益夢想。

  “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首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2013年度上海十大青年公益項目“……賦啟青年發展中心辦公室裏形形色色的獎盃、獎狀,對陳雙卯和夥伴們而言意味著認可和鼓勵。

  從具備“金融氣質”的理科男,變身充滿熱情的公益人,陳雙卯對自己的角色轉換頗感自豪。“我的職位是‘總幹事’,就是‘總是幹事’的意思。”陳雙卯笑言。

  今年2月,《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出臺,明確“鼓勵臺灣同胞和相關社團參與大陸扶貧、支教、公益、社區建設等基層工作”。

  與此同時,陳雙卯和夥伴們開始籌劃新的公益項目。在上海楊浦區政府的支援下,賦啟青年發展中心正籌辦兩岸青年文化交流中心。4月舉辦的第一次活動聚焦臺灣青年在大陸的創業政策,關注非遺文化的公益市集也于5月亮相。

  6月1日,上海出臺《關於促進滬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辦法》,包括“支援臺灣同胞和相關社團參與本市組織的公益活動和基層社區服務”。

  在陳雙卯看來,相關政策的扶持和指引,有望吸引越來越多臺灣青年進入大陸社會服務領域,或投身公益事業。

  “夢想、激情、勇氣、擔當”。正如賦啟青年發展中心確立的價值理念,陳雙卯也希望,自己和夥伴們追逐的夢想能“點燃”人群中1%的“有料青年”,進而影響其餘的99%,讓更多人加入公益的行列。(記者 潘清)

[責任編輯:雍紫薇]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