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人士熱議“臺商走電商”創新發展

2018年05月09日 15:15: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南京5月9日電(記者陸華東)“我們公司從兩年前開始嘗試發展電商業務,由於缺乏專業運營人才及運營費用,起步並不順利。因為參與了‘臺商走電商’項目,如今線上銷售比例已經提升至30%。”竣奇電子實業有限公司內銷經理林有德説。

  這位26歲的臺灣青年是在8日舉行的“臺商走電商”創新發展交流會上受訪時説這番話的。“臺商走電商”啟動一週年之際,230多位兩岸人士齊聚江蘇宿遷,交流分享經驗、熱議創新發展。

  林有德告訴記者,雖然公司早在1992年就已落戶深圳,但主要是將鐘錶産品出口到歐美及日本,五年前才開始進入大陸市場。2016年,公司嘗試發展電商業務,剛參加工作的他從臺灣被派來大陸。

  “此前我很少網購,對電商了解不多,一切都得從頭學起。”林有德説,儘管他和團隊成員認真努力地向同行學習,起初發展卻不順利。轉機出現在2017年5月,“臺商走電商”正式啟動,主要由京東集團創辦的“臺企名品館”承接落實。這個電商平臺免保證金、免平臺使用費,並提供專業運營團隊。

  林有德所在的公司第一批入駐“臺企名品館”。“公司只需提供相關資質和證明材料,省去了自己組建運營團隊的高額成本,産品線上上鋪開也打破了地域限制。”林有德説。

  據統計,“臺企名品館”現有家電專營店、3C專營店、消費品專營店、居家生活專營店、大服飾專營店、生鮮專營店6個店舖線上運營,聚集了北京、上海、廣東等20個省市的290家臺資企業、7176項産品。

  “這個平臺幫我們節省了宣傳、推廣以及客服費用。把很多産品放在一起銷售,更有利於臺商産品的品牌塑造和市場開拓。”臺資企業、杭州昌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財務副總李淑華説。

  與電商平臺的“親密接觸”也對臺商臺企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不少臺商産品品牌在大陸的認知度不高。為廣大臺商臺企在做好優質産品的同時,要充分利用電商大數據,加強品牌推廣。”京東臺企名品館副總經理周亮説。

  網易嚴選商務總監孫華鋒認為,一些臺商仍習慣於傳統品牌商訂單模式,對定價、溢價不敏感,未來在報價上需更精準。此外,他們也需要組建快速反應團隊,這樣才能更好地留住客戶。

  國臺辦、全國臺企聯相關負責人參加了臺商們的分享與探討。國臺辦主任助理周寧表示,大陸將不斷延伸“臺商走電商”的連結渠道,把各類符合條件的臺商臺企網路銷售店、實體零售店和臺企工廠等線上線下串聯起來。要聚合資源,形成支撐“臺商走電商”的內生動力,促進臺企轉型升級,共同做大做強中華民族經濟。

  另據了解,第二屆“臺灣青年電子商務培訓班”同期在宿遷舉辦,歷時4天。21歲的臺灣大學三年級學生梁祐瑜榮膺優秀學員。

  “課程內容非常豐富,讓我對投身電商事業充滿了興趣。”這位培訓班裏年齡最小的學員説,未來非常希望到大陸實習、工作,“大陸人口多、市場大,與國際市場接軌程度高,工作很有挑戰性,也更能鍛鍊能力”。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