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流浪博士”滬上覓就業 “惠臺31條”讓“登陸”更安心
從臺灣中山大學博士畢業已3年,傅及光仍每天“流浪”于臺灣4所不同的大學兼職教課,拿著每節700多元新台幣的時薪,還要面臨寒暑假沒有收入,很多福利沒辦法保障等問題。
像傅及光這樣的“流浪博士”已成為當前臺灣島內不可忽視的龐大群體。他們擁有高學歷,卻奔波于島內各所大學,以兼職代課的方式賺取微薄收入。傅及光告訴記者:“我兼職的學校算比較少,身邊很多朋友都兼著六七所學校的課。”
臺灣“少子化”現象讓不少高校的師資趨於飽和,甚至面臨“關門”壓力,而博士生數量卻一直居高不下。臺灣教育部門2014年的數據顯示,每年臺灣島內博士生招生約6800人,約3500位博士生畢業,能進到校園工作的不超過800人,加上部分學校聘用從島外留學回來的博士生約300人,本土博士能進到校園工作的僅約500人。
“讀完博士,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希望能有穩定的研究環境,找到一份在高校專職任教的工作。”已年近40歲的傅及光開始把目光投向大陸高校。近日他專門從臺灣趕來上海,參加20日舉辦的第二屆臺灣優秀博士(生)與上海高校交流會。
該場交流會有18所滬上知名高校加入,共收到簡歷350余份,最終挑選出兩岸知名大學及海外一流大學畢業的70名臺籍優秀博士(生)參會。該交流會發起人、華東師範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系副教授陳宏信向記者介紹説:“與去年相比,今年收到的簡歷多了近一倍。”
如果放棄教職工作,進入企業,臺灣“流浪博士”是不是就可以不再“流浪”?臺灣交通大學的博士曾振瑞在臺灣已有17年工作經驗,他説:“就我所在的半導體領域而言,臺灣發展差不多已經停滯,每年公司招的博士少之又少,理工科尚且如此,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博士處境更艱難。”曾振瑞希望通過該交流會在大陸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惠臺31條措施”)被全文刊印在交流會宣傳冊的附錄中。陳宏信坦言,臺灣很多年輕人並不了解惠臺31條措施的具體內容,全文刊印是想讓臺籍博士更直觀地了解其內容,告訴他們這裡是公平的,讓他們安心留在大陸發展。
“惠臺31條措施對臺灣博士越來越有吸引力了”,來自臺灣大學的博士張立本表示,他一拿到宣傳冊,便開始仔細研究裏面的惠臺31條措施,“剛剛聽了幾個大陸高校的宣講,感覺措施有被真正落實。”
實際上,臺灣博士共有三類,即臺籍海歸博士(臺灣籍貫海外學校博士畢業)、臺籍大陸博士(臺灣籍貫大陸學校博士畢業)和臺籍本土博士(臺灣籍貫臺灣學校博士畢業)。
當前已在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任教的臺籍本土博士黃宗昊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就臺灣博士這個群體而言,臺籍本土博士實際上是惠臺31條措施的最大受益者。”
黃宗昊認為,臺籍海歸博士和臺籍大陸博士的選擇餘地比較多,而臺籍本土博士在臺面臨僧多粥少的局面,惠臺31條措施實際上給他們打開了一條新的道路,也解決了臺灣島內的一大社會問題。
陳宏信同時提醒臺籍博士,來大陸就業也意味著競爭更激烈,所以要練就一身硬本事,有競爭才能有進步。(記者 繆璐)
[責任編輯: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