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希望把爺爺經營的品牌發揚光大”——一個臺灣年輕制皂業者的堅守與創新

2019年05月20日 08:59: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臺北5月19日電(記者李建華 劉剛)走在臺北大稻埕迪化街,兩側閩南式老建築林立,各种老牌幹貨和文創小店使人目不暇接。突然,一個眼角微微下垂的笑臉商標映入眼簾,這裡是“大春煉皂”,創立至今已傳承三代,30多歲的李國榮是第三代傳承人。

  走進商鋪,一股濃濃的復古工業風撲面而來:懷舊的老時鐘和水龍頭,地上放著古老的真空泵浦機,墻面上日據時期沿用至今的笑臉商標隨處可見。繼續向裏走去,只見一面由5000塊香皂組成的皂墻頗具創意,每有遊客到此,都會駐足拍照。

  “‘大春’這個品牌創立的時間應該是在1930年以前。當時,我爺爺李水土在迪化街開了一家雜貨店,販售的香皂就是從‘大春’購買的。臺灣光復後,爺爺于1950年把‘大春’的品牌和工廠買了下來,並一直經營到現在。”如今擔任“大春煉皂”行銷總監的李國榮説。

  在那個家家都用香皂的年代,李水土把制皂事業經營得紅紅火火,“大春”在大稻埕成為知名品牌。“許多上了年紀的長輩都知道‘大春’,那時是一塊香皂從頭洗到腳。後來市場慢慢發展出其他清潔用品,如洗衣膏、沐浴乳等,制皂業逐漸沒落。”李國榮説。

  隨著李水土年邁,“大春”逐漸由第二代接手。起初,生意是由李國榮的父親李威信和幾個兄弟一起運營,後來幾個兄弟陸續退出,李威信獨自扛下了家中事業。由於精力不足,李威信砍掉品牌香皂的生産而專做代工,主要向酒店、旅館和飯店供應香皂。

  在李威信帶領下,“瘦身”的“大春”迎來快速發展期,並一度成為代工市場數一數二的品牌,所佔市場份額達四到五成。

  30多年過去,李家第三代已長大成人,從父輩手中接過家族生意,而他們也懷揣著一個夢想。“我們是三個兄弟一個姐姐一起做,在人力充裕的情況下,希望把爺爺經營的品牌發揚光大。”李國榮説。

  2016年,李家第三代重新出發。他們與設計團隊研發討論,確定産品和品牌核心理念,經過一年籌備,“大春煉皂”概念店于2017年1月正式開業,店址就選在李水土當年奮鬥的地方——大稻埕。開業當天,附近許多上了年紀的鄰居説:“‘大春’回來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家店售賣香皂、精油、香氛蠟燭等30多種産品,其中皂類有十幾種。李國榮介紹,香皂分手工皂和機械皂兩種,自家售賣的是機械皂。相較之下,手工皂製作自由度高,加入全部原料經皂化就可以成為香皂,而機械皂製作煩瑣,要經過攪拌、造粒、輥壓、真空擠出、切皂、列印六個步驟,但品質更為穩定,可以存放3-5年,不易軟爛也更耐用。

  除了沿用傳統制皂工藝,李國榮還嘗試把茶葉、米、中藥等迪化街的在地特色融入産品中,例如加入米胚芽油的米萃皂,加入白茯苓、白芷、白術等中藥的植萃皂,以及加入綠茶和烏龍茶的茶萃皂等。在包裝設計上,他也別具創意,將大稻埕碼頭、迪化街花磚等特色元素印在皂盒上。

  李國榮介紹,“夢中竹炭”和“瓜顏悅色”是店裏的“明星”産品,每月可以各賣出300多塊。“瓜顏悅色”皂盒上印有大稻埕碼頭圖案。打開皂盒,皂紙呈折頁式裹住香皂,中間貼有“大春”的微笑商標。李國榮説,這一款香皂加入了新鮮萃取的小黃瓜液,洗完臉不會幹澀,適合乾燥肌膚。

  李國榮現在主要負責“大春”的行銷工作,然而他卻並非學習行銷出身。主修機械專業的他,大學畢業後曾在臺灣佳世達工作多年。他坦言,自己不懂行銷,這也是開店之初自己面對的最大困難。“後來通過向前輩請教行銷手法,邊做邊學,‘大春’逐漸積累了名氣,生意也越來越好。”

  現在,“大春”月營業額可達100多萬元新台幣,除了在概念店售賣産品,還開設有網店,同時在誠品書店、西門紅樓、臺東歌劇院等處售賣。李國榮的創新之路還在繼續,他正致力於研發新的産品,例如滾珠香水、護唇膏等。

  在臺灣佳世達工作時,李國榮曾到過香港,並曾在深圳短暫停留。如今,李國榮有著更大的夢想:帶著自己的産品參展廣交會。

  “大陸市場廣闊,我們想先去參展,了解大陸文創産品發展的成果,之後通過尋求當地代理商,有機會去大陸發展。”李國榮説。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