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舞臺大有回報 臺青“創客”赴江蘇拓業熱情高

2019年05月16日 09:0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淮安5月15日電 題:舞臺大有回報 臺青“創客”赴江蘇拓業熱情高

  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

  在南京江北新區海峽兩岸科技工業園一棟玻璃幕墻構築的樓宇中,不時有臺灣年輕人出入,諮詢自己的創意落地能申請到怎樣的優惠條件。

  國務院臺辦等多部門發佈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措施”)已實施一年有餘。很多地方配套舉措包含真金白銀,涉及臺青創業輔導培訓、融資支援、資源對接等方方面面。近日,兩岸媒體記者走訪江蘇多地,與臺灣青年暢談在大陸創業的見聞和感想。

  既往政策“禮包”正疊加釋放“磁吸”效應。走訪中記者發現,臺青“創客”赴大陸拓業熱情高。“心大舞臺大”“愛拼有回報”,是很多臺灣年輕人的內心寫照。從網際網路、文創體育、智慧科技、生活服務到現代農業,臺青在大陸拓業的切口五花八門,機緣也各不相同。

  “70後”的臺灣“創客”錢振漢去過大陸多個城市,最後留在南京,如今是伊諾光點創夢基地總經理。他的“創業內容”就是吸引更多臺灣“創客”在大陸孵化。

  科技園給他的政策讓他備足“工具箱”,他“轉手”對吸納臺青開出的條件也富有吸引力。短短3年,公司從最初引入的5家臺企到現在“沉澱”了90多家臺企。

  在臺灣音樂人江亦帆看來,他的零基礎音樂培訓方法在大陸會有更大市場。

  來大陸1個月內,他招到90名老老少少的學生,教他們看譜自唱,音樂課變得接地氣。“今年開3間教室,每間目標營收250萬元(人民幣,下同)。”受其啟發,江亦帆的妻子連玲玉也把臺灣廢舊品創意美學作為創業項目帶到大陸。

  近年來,江蘇淮安發展成新興臺資高地。

  在位於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江蘇泓威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80後”臺灣青年洪基恩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間穿梭。

  臺灣博士畢業後,受聘于臺籍老闆,洪基恩在4年前來到淮安做職業經理人,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者。去年4月,他與臺灣、西安的“小夥伴”聯手創業。

  近年來,大陸環保行業迎來風口。洪基恩的公司可開展空氣、土壤、水等類別的600多項檢測。

  洪基恩加入了淮安臺辦服務群、臺協會群、人才群、自行車群等各種微信群。他笑稱,淮安有很濃的人情味,已深深融入這裡。在申請到當地8萬元的購房補貼後,他立即在淮安買了房。

  “心定了就不想走了”,他説。(完)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